[发明专利]偏振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7318.4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8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大学纪二;山崎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D3/00 | 分类号: | B05D3/00;B05D7/00;B05D7/24;C09J4/02;C09J5/04;B32B37/12;G02B5/30;B32B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连续且稳定地制造起偏镜与粘合剂层、及透明保护膜与粘接剂层的粘接性优异的偏振膜的方法。本发明的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在起偏镜的贴合面涂敷含有SP值为21.0(MJ/msupgt;3/supgt;)supgt;1/2/supgt;以上且26.0(MJ/msupgt;3/supgt;)supgt;1/2/supgt;以下的聚合性化合物X的易粘接组合物而形成第1涂膜的第1涂敷工序;在透明保护膜的贴合面涂敷含有上述聚合性化合物X的粘接剂组合物而形成第2涂膜的第2涂敷工序;对上述第1涂膜及上述第2涂膜的厚度进行在线测定的厚度测定工序;以及基于通过上述在线测定得到的上述第1涂膜及上述第2涂膜的厚度,以使将上述第1涂膜及上述第2涂膜贴合而得到的未固化粘接剂层中的上述聚合性化合物X的含量成为40~64质量%的方式调节上述第1涂敷工序中的上述易粘接组合物的涂敷量和/或上述第2涂敷工序中的上述粘接剂组合物的涂敷量的涂敷量调节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起偏镜的至少一面隔着粘接剂层设置有透明保护膜的偏振膜的制造方法。该偏振膜可以单独形成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显示装置、CRT、PDP等图像显示装置,或者以层叠有该偏振膜的光学膜的形式形成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显示装置、CRT、PDP等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钟表、手机、PDA、笔记本电脑、计算机用显示器、DVD播放器、TV等中,液晶显示装置正在急剧地打开市场。液晶显示装置是使基于液晶的开关的偏振状态可视化的装置,基于其显示原理,使用起偏镜。特别是在TV等用途中,越来越要求高亮度、高对比度、广阔的视角,对于偏振膜也越来越要求高透射率、高偏振度、高的颜色再现性等。
作为起偏镜,从具有高透射率、高偏振度的方面出发,通常最广泛使用的是例如使碘吸附于聚乙烯醇(以下,也简称为“PVA”)并进行了拉伸的结构的碘类起偏镜。一般来说,偏振膜使用的是在起偏镜的两面利用将聚乙烯醇类的材料溶于水而成的所谓水性粘接剂而贴合有透明保护膜的偏振膜(下述专利文献1)。作为透明保护膜,使用透湿度高的三乙酸纤维素等。在使用了上述水性粘接剂的情况下(所谓湿式层压),在将起偏镜和透明保护膜贴合后,需要干燥工序。
另一方面,提出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来代替上述水性粘接剂。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制造偏振膜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干燥工序,因此能够提高偏振膜的生产率。例如,本发明人等提出了使用N-取代酰胺类单体作为固化性成分的自由基聚合型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下述专利文献2)。
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而形成的粘接剂层能够充分耐受例如对在60℃温水中浸渍6小时后有无脱色、剥落进行评价的耐水性试验。但近年来,对于偏振膜用粘接剂,要求能够耐受例如对在水中浸渍(饱和)后进行端部爪剥离时有无剥落进行评价的、更严苛的耐水性试验的程度的进一步耐水性提高。因此,关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利用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偏振膜,在耐水粘接性方面存在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起偏镜与粘合剂层、及透明保护膜与粘接剂层的粘接性优异的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该偏振膜在起偏镜的至少一面经由粘接剂层层叠有透明保护膜,
该方法包括:
使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在结构式中具有M-O键的有机金属化合物附着于上述起偏镜的贴合面的易粘接处理工序,
[化学式1]
式(1)中,X为含有反应性基团的官能团,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脂肪族烃基、芳基、或杂环基,
M为硅、钛、铝、锆,O表示氧原子;
在上述起偏镜及上述透明保护膜的至少一个贴合面涂敷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敷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7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