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粉末以及通过将该聚乙烯粉末成型而得到的成型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17276.4 | 申请日: | 202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4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贤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D01F6/04;C08J9/24;C08J9/2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青;安翔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粉末 以及 通过 成型 得到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解性和分散性优异的聚乙烯粉末、以及含有该聚乙烯粉末的高品质(例如均匀、未溶解物少且尺寸精度优异)的成型体(例如微孔膜、高强度纤维和多孔烧结体)。一种聚乙烯粉末,其中,在135℃的十氢化萘中测定的所述聚乙烯粉末的特性粘度[η]大于等于2.0dl/g且小于20.0dl/g,并且相对于在120℃下加热5小时之前利用BET法测定的所述聚乙烯粉末的比表面积A,在120℃下加热5小时之后利用BET法测定的所述聚乙烯粉末的比表面积B的减少率((A‑B)/A×100)大于等于0.1%且小于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粉末以及通过将该聚乙烯粉末成型而得到的成型体。
背景技术
聚乙烯被用于薄膜、片、微孔膜、纤维、发泡体、管等各种各样的用途。使用聚乙烯的理由是因为容易进行熔融加工,并且所得到的成型体的机械强度高并且耐化学品性、刚性等也优异。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由于分子量大,因此机械强度更高,滑动性和耐磨性优异,并且化学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也优异。
然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即使在熔点以上的温度下使其熔融,流动性也低,因此应用如下方法:将聚乙烯粉末在加热下进行压缩成型,然后进行切削的压缩成型法;将聚乙烯粉末溶解于液体石蜡等溶剂中,然后进行拉伸,并除去溶剂,由此成型为片状或丝状的成型方法;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粉末状进行成型,但是与颗粒相比,粉末的表面积较大,在粉末中具有微细的孔,因此在加热期间粉末的形状、表面状态、结晶状态、孔状态等会发生变化。因此,调节至适当的温度后进行溶解、压缩等加工是极其重要的。在压缩成型的情况下,如果压缩前的预热温度不适当,则有时在成型体中会残留气泡,或者在成型体中会残留应变从而在冷却后发生变形。
关于聚乙烯粉末的孔状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将利用BET法求出的比表面积和利用压汞法求出的孔体积调节至适当的范围内,聚乙烯粉末迅速地溶解在溶剂中,能够得到未溶解物的产生少的成型体。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将利用压汞法测定的孔的中值直径与众数直径之比调节至适当的范围内,能够得到未溶解物的产生少的成型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887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453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调节作为粉末特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而能够得到未溶解物的产生少的成型体,在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通过调节粉末的孔径而能够得到未溶解物的产生少的成型体,但是近年来,要求具有更高的成型加工性(溶解性和分散性)的聚乙烯粉末。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解性和分散性优异的聚乙烯粉末、以及通过将该聚乙烯粉末成型而得到的高品质(例如均匀、未溶解物少且尺寸精度优异)的成型体(例如拉伸成型体、微孔膜和纤维)。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具有规定的特性粘度[η]并且将在120℃下加热5小时前后的比表面积的减少率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的聚乙烯粉末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聚乙烯粉末,其中,在135℃的十氢化萘中测定的所述聚乙烯粉末的特性粘度[η]大于等于2.0dL/g且小于20.0dL/g,并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7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