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理石颜色模制品以及大理石颜色效果评价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16960.0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8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韩正珍;李修京;裴成学;李栗;李龙珠;金亨奭;韩尚澈;文超禄;郭炳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37;B29C45/76;C08L69/00;C08L55/02;C08K3/34;G01J3/46;G01J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梁瑜;张云志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理石 颜色 制品 以及 效果 评价 系统 | ||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大理石模制品,该大理石模制品通过在模腔中将一种混合物注射成型而获得,所述混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该热塑性树脂包括选自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以及精细颜料颗粒,其中在所述注塑制品的表面上形成形成纹理的图案。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评价大理石模制品的大理石颜色效果的系统,所述大理石模制品是一种混合物的注塑制品,所述混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该热塑性树脂包括选自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以及精细颜料颗粒,所述系统包括:光源单元,将其配置为在与所述模制品的表面形成角度的同时将光发射到所述模制品的表面上;图像捕获单元,将其配置为捕获从所述模制品的表面散射的光的图像;图像处理单元,将其配制为处理由所述图像捕获单元捕获的图像,以确定在所述模制品的表面上建立大理石颜色效果的区域的边界;以及评价因素确定单元,将其配置为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图像中确定大理石颜色效果评价因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要求于2019年9月30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121207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理石模制品和一种用于评价大理石颜色效果的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热塑性树脂塑料的工程塑料(EP)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由于它们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而广泛用作用于IT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等的材料。
为了在注塑塑料制品的外部建立图案,通常在注塑塑料制品的顶部表面上进行如喷涂、涂布或电镀等涂装工艺。然而,由于在该工艺中使用的粘合剂和在洗涤工艺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使该涂装工艺引起环境问题。此外,该涂装工艺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它通过多个复杂步骤进行,因此其中故障率增加,并且在于产生了相当多的物流成本,如在塑料制品注射成型运输至涂装工艺和包装工艺的单独费用。
因此,对于在不使用涂装工艺的情况下在塑料制品的外部建立图案的要求越来越多,并积极地进行研究以使用珍珠、金属颗粒、颜料颗粒等建立金属外观、人造大理石图案等。其中,人造大理石图案统称为大理石颜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提出过用于有效地形成大理石颜色的模具图案和用于评价大理石颜色效果的系统。
这里,“可以看出有效地形成了大理石颜色”的表述是指即使从各个方向观察大理石模制品,也可以全方位地清晰地观察到大理石区域。
同时,在不使用涂装工艺的情况下形成的大理石模制品通常趋于具有比使用涂装工艺形成有涂层的模塑制品更低的表面硬度,因此也需要用于提高表面硬度的模具图案。
上述背景技术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拥有的用来产生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技术信息,或者是在产生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技术信息,并且该背景技术不一定被认为是在申请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前向公众开放的公知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形成大理石颜色并且可以保持高表面硬度的大理石模制品,和一个作为用于评价大理石模制品的表面的大理石颜色效果的系统的大理石颜色效果评价系统。
但是,由本发明要解决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下面的描述中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提到的其它目的。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大理石模制品,该大理石模制品是一种混合物的注塑制品,所述混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该热塑性树脂包括选自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以及精细颜料颗粒,其中在所述注塑制品的表面上形成形成纹理的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6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