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4534.3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8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中松修平;黑柳均志;福永庆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B60K17/04;B60L3/00;B60L15/00;H02K5/04;H02K5/22;H02K7/116;H02K9/19;H02K11/30;H02M7/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吴春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单元 | ||
本发明的马达单元的一个形态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对供给至所述马达的电流进行控制;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具有马达收容部和逆变器收容部,所述马达收容部收容所述马达,所述逆变器收容部收容所述逆变器;以及逆变器外壳,所述逆变器外壳覆盖所述逆变器收容部的开口并且支承所述逆变器。所述外壳主体设置有第一冷却路径,所述第一冷却路径供对所述马达进行冷却的第一制冷剂流动。所述逆变器外壳设置有第二冷却路径,所述第二冷却路径供对所述逆变器进行冷却的第二制冷剂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单元。
本申请基于2019年3月6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9-040863号、2019年4月1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9-075237号以及2019年6月13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9-110648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公开了一种包括逆变器的马达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马达外壳的外周形成有冷却流路供冷却水流动以冷却马达的结构。上述驱动装置具有与逆变器及马达接触并且供冷却水在内部流动的支承构件(冷却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2203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以往结构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马达和逆变器的发热量彼此不同,因此,支承构件在通过单一冷却水来冷却上述马达和逆变器的情况下难以高效地冷却上述马达和逆变器。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效地冷却马达和逆变器的马达单元。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马达单元的一个形态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对供给至所述马达的电流进行控制;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具有马达收容部和逆变器收容部,所述马达收容部收容所述马达,所述逆变器收容部收容所述逆变器;以及逆变器外壳,所述逆变器外壳覆盖所述逆变器收容部的开口并且支承所述逆变器。所述外壳主体设置有第一冷却路径,所述第一冷却路径供对所述马达进行冷却的第一制冷剂流动。所述逆变器外壳设置有第二冷却路径,所述第二冷却路径供对所述逆变器进行冷却的第二制冷剂流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提供了一种能高效地冷却马达和逆变器的马达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概念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剖视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一实施方式的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轴向一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7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变形例的具有封闭部的马达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变形例的逆变器外壳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中配置在逆变器室内的第二母线单元的主视图。
图12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而是能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4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传输协议ACK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具有简化成型的可折叠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