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外部包装膜、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4125.3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伸司;杉原裕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126 | 分类号: | H01M50/126;H01M50/143;H01M10/052;H01M10/056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焦成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外部 包装 锂离子 电池组 | ||
锂离子电池用外部包装膜,其包含热粘接层、金属层和气体阻隔层,且具有依次配置上述热粘接层、上述金属层和上述气体阻隔层而得到的层叠结构,层叠结构还包含自灭火层;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本涉及锂离子电池用外部包装膜、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以往,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及高输出功率特性而受到关注。对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而言,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特性,因此,在发生内部短路时,流过大电流,发生剧烈的发热,在最差的情况下,有时锂起火,发生火灾。
为了防止这样的不良情况,为了抑制发热而在电池的外部安装了冷却系统,但导致电池整体的大型化、重量增大。
针对于此,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下述电化学设备:主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极层叠体(电池元件)的隔膜的一面或两面设置规定的灭火药剂片,可在确保电池整体的小型化及轻量化的同时,通过初期灭火抑制因锂的起火而导致的火灾。
另外,下述专利文献2~4中,公开了下述锂离子电池:将层叠多层在外部包装膜的内部收容有电池元件的电池而得到的电池组进一步收纳到电池容器(电池包)内,在上述电池组与电池容器之间、或在上述电池容器自身中配置有灭火剂。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431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99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993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993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是在使锂离子电池的小型轻量化和初期灭火成为可能的方面优异的技术,但尚存改善空间。
即,规定的灭火药剂片被配置于电极层叠体的内部、具体为层叠的各隔膜,因此,有时导致电极层叠体的制造效率下降,进而导致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效率下降。
另外,由于灭火药剂片被配置在电极层叠体内部,结果,钾盐等灭火药剂与电解液直接接触,不能排除导致能量密度下降等电池特性恶化的可能性。
另外,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4中记载的技术而言,灭火剂被配置在电池组的外部,灭火剂在收容有电池元件的外部包装膜破损后才发挥作用,因此,难以防止电池容器内的火势蔓延。因此,针对上述专利文献2~4中记载的技术,要求能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初期灭火的技术。
本公开文本是鉴于这样的以往技术所存在的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初期灭火、制造效率、处理性优异、能维持高电池特性的锂离子电池用外部包装膜、使用了其的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为了收容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元件(电极层叠体)而使用的外部包装膜中设置自灭火层,能达成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公开文本的锂离子电池用外部包装膜。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包括以下的方式。
下述<1>为本公开文本的第1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用外部包装膜,下述<9>为本公开文本的第2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用外部包装膜。
<1>锂离子电池用外部包装膜,其包含热粘接层、金属层和气体阻隔层,且具有依次配置前述热粘接层、前述金属层和前述气体阻隔层而得到的层叠结构,
前述层叠结构还包含自灭火层。
<2>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外部包装膜,其中,前述自灭火层具有捕获参与燃烧的自由基的功能、阻断助燃物的功能、及进行吸热·助燃物稀释的功能中的至少1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4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