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模块以及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4104.1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4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大悟;大泽弘行;水原昌弘;森龙太郎;松尾毅;真竹德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动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04701;H01M8/04111;H01M8/12;H01M8/247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模块 以及 发电 系统 | ||
1.一种燃料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具备:
至少一个电池堆,其具备被供给燃料气体及氧化性气体而进行发电的多个燃料电池单体;
具有密封性的壳体,其收纳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堆而在内部形成有发电室;
压力容器,其收容该壳体;以及
氧化性气体供给管,其向所述电池堆供给氧化性气体,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使所述壳体的内外连通的至少一个均压开口,
所述至少一个均压开口仅包括一个均压开口,
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均压开口包括在所述壳体的高度为H时位于最高处的均压开口与位于最低处的均压开口之间的间隔设置在0.1H以内的范围的多个均压开口。
2.一种燃料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具备:
至少一个电池堆,其具备被供给燃料气体及氧化性气体而进行发电的多个燃料电池单体;
具有密封性的壳体,其收容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堆而在内部形成有发电室;
压力容器,其收容该壳体;以及
氧化性气体供给管,其向所述电池堆供给氧化性气体,
在所述压力容器内的所述氧化性气体供给管或者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使所述壳体的内外连通的至少一个均压开口,
所述至少一个均压开口仅包括一个均压开口,
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均压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均压开口以及设置于所述氧化性气体供给管的第二均压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压开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隔壁,
所述氧化性气体供给管从所述壳体的下部导向所述壳体的内部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隔壁包括:具有通气性的第一隔热材料层;以及具有密封性的外装板,其以将所述第一隔热材料层从外侧局部覆盖的方式设置,
未被所述外装板覆盖而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区域露出的所述第一隔热材料层作为所述均压开口发挥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具备:
燃料气体供给管,其向所述电池堆供给燃料气体;以及
氧化性废气排出管,其将氧化性废气从所述电池堆排出,
所述燃料电池模块构成为将从所述电池堆排出的燃料废气从所述氧化性废气排出管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压开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隔壁,
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具备用于对所述压力容器的内侧上部空间的未燃燃料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气体浓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具备在所述压力容器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二隔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性气体供给管具备:
第一管路,其设置有加热器;以及
第二管路,其绕过所述加热器,
所述均压开口在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或者所述第二管路中的任一方。
9.一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电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模块;以及
旋转设备,其使用从所述燃料电池模块排出的燃料废气和氧化性废气产生旋转动力,
向所述燃料电池模块供给使用所述旋转动力而压缩了的所述氧化性气体,所述燃料电池模块使用所述燃料气体和所述压缩了的氧化性气体进行发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设备由燃气轮机或者涡轮增压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动力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动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41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