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布置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3951.6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3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奥村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杨俊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布置 构造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活用轨道侧方的空间的线缆布置构造。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对滑动座椅布置线缆布置体(5),该滑动座椅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L)进退,在该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中,U形回转收纳部(6)设置于固定轨道(2)的侧方下侧,对在设置于宽度方向(W)的两侧且由上部底面部、侧壁部、上表面部以及内壁部构成的包围空间(24、25)中的包围空间(24)的内部布置并被拉出到外部的线缆布置体(5)进行收纳,U形回转收纳部(6)具有对线缆布置体(5)的前方端部(53)进行固定的固定部(57),被拉出到外部的线缆布置体(5)形成有倾斜弧状部(56)和U形回转部(55),该倾斜弧状部(56)一边向下方向倾斜一边形成弧状而相对于U形回转收纳部(6)被收纳/拉出,该U形回转部(55)在U形回转收纳部(6)的内部朝向固定部(57)折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对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的滑动座椅进行布置并供电的线缆布置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多个用于对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的滑动座椅供电的供电装置。作为这种供电装置之一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座椅用供电装置构成为,将一端侧与滑动座椅侧连接的线束收纳在线束收纳部中,在线束收纳部内以U形回转状收纳的线束的U形回转部随着滑动座椅的滑动而移动,从而线束能够追随滑动座椅的滑动。
然而,由于这样的被收纳成U形回转状的线束的U形回转部随着滑动座椅的滑动而移动,因此需要在轨道侧确保U形回转部能够随着滑动座椅的滑动而移动的空间,无法活用轨道侧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2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活用轨道侧的空间的线缆布置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线缆布置构造,其对滑动座椅布置柔性扁平线缆,该滑动座椅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其特征在于,该线缆布置构造具有:所述固定轨道,其固定于所述车体;移动体,其将所述滑动座椅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该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以及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其一端侧固定于所述移动体,所述固定轨道具有:底部;外侧壁部,其从所述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竖立设置;上壁部,其从所述外侧壁部的上部向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设置;以及内壁部,其从所述上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朝向所述底部延伸设置,由所述底部、所述外侧壁部、所述上壁部以及所述内壁部构成的包围部设置于所述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布置于在所述固定轨道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所述包围部中的第1包围部的内部,并且被拉出到外部,在所述固定轨道的侧方下侧设置有外部收纳部,该外部收纳部收纳被拉出到外部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所述外部收纳部具有对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另一端侧进行固定的固定部,被拉出到外部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形成有倾斜弧状部,该倾斜弧状部一边向下方倾斜一边形成弧状而相对于所述外部收纳部被收纳/拉出。
上述柔性扁平线缆可以是一条柔性扁平线缆,也可以层叠有多条柔性扁平线缆。此外,也可以与被称为虚设线缆的不具有导体的柔性扁平线缆层叠,还可以与不同于柔性扁平线缆的带状的部件层叠。
另外,也可以为,固定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一端侧是该布置构造中的固定轨道内的一端,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比其先延伸。另外,也可以为,固定于所述外部收纳部的固定部的柔性扁平线缆的另一端侧是在该布置构造中收纳从固定轨道拉出的柔性扁平线缆的外部收纳部的另一端,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比其先延伸。
上述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沿着所述外侧壁部并行地配置是指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主面与所述外侧壁部以对置的方式大致并行地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3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