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吸入器制品的刺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3890.3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3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G·坎皮特利;O·戴伊奥格鲁;F·斯巴达罗;G·聚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5/06 | 分类号: | A61M15/06;A61M15/00;A24F42/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瑞士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吸入 制品 刺穿 装置 | ||
刺穿装置(150)包含凹入刺穿元件(160),并且被构造成接收吸入器制品(110)的远端(118)。当吸入器制品就位于所述刺穿装置的吸入器制品腔(157)中时,所述刺穿元件在所述吸入器制品内包含的胶囊中刺穿或刺破单个孔。所述刺穿装置包括从所述壳体内表面(152)延伸到所述吸入器制品腔中的标记元件(170)。标记元件被构造成当吸入器装置接收在吸入器制品腔内时标记吸入器装置的外表面。标记元件正交于所述刺穿元件纵向轴线延伸。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吸入器制品的刺穿装置以及包括该刺穿装置和吸入器制品的吸入器系统。刺穿装置被构造成标记吸入器制品以指示吸入器制品已被激活。
背景技术
干粉吸入器未必总是完全适合以在常规吸烟方式吸入速率或气流速率内的吸入速率或气流速率将干粉颗粒提供到肺。干粉吸入器的操作可能比较复杂,或者可能涉及移动部分。干粉吸入器通常力图在单次呼吸中提供整个干粉剂量或胶囊负载。
期望提供一种使移动部分最小化的吸入器系统。期望该刺穿装置具有受保护的刺穿端。期望提供一种具有可重复使用的刺穿装置的吸入器系统。期望提供一种包括紧凑外形且可重复使用的刺穿装置的吸入器系统。期望提供一种吸入器系统,其提供吸入器制品已被激活的视觉指示。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吸入器制品的刺穿装置。刺穿装置和吸入器制品可以形成吸入器系统。
所述刺穿装置包括凹入式刺穿元件和标记元件。当吸入器制品就位于刺穿装置的吸入器制品腔中时,刺穿元件在吸入器制品内包含的胶囊中刺穿或刺破孔。标记元件从壳体内表面延伸到吸入器制品腔中。标记元件被构造成当吸入器装置接收在吸入器制品腔内时标记吸入器装置的外表面。
当吸入器制品就位于刺穿制品中时,刺穿元件在吸入器制品内包含的胶囊中刺穿或刺破单个孔。刺穿元件包括标记元件,所述标记元件被构造成用已激活吸入器制品的指示标记吸入器制品。吸入器制品与刺穿装置分开,然后被消费者使用。刺穿装置可以在后续的吸入器制品上重复利用。
刺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壳体外表面和壳体内表面。壳体内表面限定吸入器制品腔。壳体沿着壳体纵向轴线从远端到开放近端延伸壳体长度。壳体开放近端被构造成将吸入器制品的远端接收到吸入器制品腔中。刺穿元件固定到壳体内表面并从壳体内表面沿着刺穿元件纵向轴线延伸刺穿元件长度进入吸入器制品腔中。刺穿元件从开放近端凹入一凹入距离。标记元件从壳体内表面延伸到吸入器制品腔中。标记元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吸入器制品接收在所述吸入器制品腔内时标记所述吸入器制品的表面。
刺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壳体外表面和壳体内表面。壳体内表面限定吸入器制品腔。壳体沿着壳体纵向轴线从远端到开放近端延伸壳体长度。壳体开放近端被构造成将吸入器制品的远端接收到吸入器制品腔中。刺穿元件固定到壳体内表面并从壳体内表面沿着刺穿元件纵向轴线延伸刺穿元件长度进入吸入器制品腔中。刺穿元件从开放近端凹入一凹入距离。标记元件从壳体内表面延伸到吸入器制品腔中。标记元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吸入器制品接收在所述吸入器制品腔内时标记所述吸入器制品的表面。标记元件正交于所述刺穿元件纵向轴线延伸。
有利地,吸入器系统提供了使移动部分最小化的吸入器系统。有利地,吸入器系统利用单独的刺穿装置。这可以使得刺穿装置可重复使用并且吸入器制品可在单次使用后丢弃。有利地,刺穿元件可移除地联接到刺穿装置的主体,使得其可以容易地被替换。有利地,吸入器系统以在常规吸烟方式吸入速率或气流速率内的吸入速率或气流速率将尼古丁颗粒提供到肺。所述吸入器制品用形式类似于常规香烟的吸入器制品递送尼古丁粉末。可使用简单制造方法形成刺穿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未经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3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