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溶剂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1945.7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敏明;杉浦勉;河野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溶剂回收 系统 | ||
有机溶剂回收系统具备:有机溶剂回收装置,该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具有分别包含第一吸附材的至少三个处理槽、水蒸气供给部、连结流路、取出流路和稀释气体供给流路;有机溶剂浓缩装置,该有机溶剂浓缩装置包含第二吸附材,具有吸附部和脱附部;以及返回流路,该返回流路使浓缩气体返回到稀释气体供给流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溶剂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从含有有机溶剂的气体回收有机溶剂的系统。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14786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三个处理槽、被处理气体供给部、连结流路、水蒸气供给部、稀释气体供给流路的气体处理装置。被处理气体供给部将含有有机溶剂的被处理气体(原气体)供给至各处理槽。各处理槽具有能够吸附被处理气体中所含的有机溶剂的吸附材(活性碳纤维等)。连结流路将三个处理槽的两个串联连结。具体而言,在第一吸附工序中使用的处理槽中处理后的被处理气体通过连结流路被导入到在第二吸附工序中使用的处理槽,在此进一步从被处理气体回收有机溶剂。此外,在第二吸附工序中处理后的气体作为清洁空气被取出到系统外。水蒸气供给部将水蒸气供给至各处理槽,该水蒸气用于使吸附于吸附材的有机溶剂从该吸附材脱附。水蒸气供给部向未在第一吸附工序和第二吸附工序中使用的剩余的处理槽供给水蒸气。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处理装置中,在两个处理槽中连续地实施吸附工序,在此期间,在剩余的处理槽中实施脱附工序。实施了脱附工序的处理槽接着在第二吸附工序中使用,然后,在第一吸附工序中使用。稀释气体供给流路是用于向连结流路供给稀释气体(外部气体、氮气等)的流路。为了使在脱附工序后的第二吸附工序中使用的处理槽的吸附材干燥而向该处理槽供给稀释气体。
另外,在日本特开2014-240052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有机溶剂回收系统,该有机溶剂回收系统具备:第一吸附脱附装置,该第一吸附脱附装置具有两个处理槽;以及第二吸附脱附装置,该第二吸附脱附装置对从第一吸附脱附装置的任一个处理槽排出的被处理气体中所含的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各处理槽具有能够吸附被处理气体中所含的有机溶剂的第一吸附脱附元件(活性碳纤维等)。在各处理槽中,交替地进行吸附工序和脱附工序。第二吸附脱附装置具有能够吸附从处理槽排出的被处理气体中所含的有机溶剂的第二吸附脱附元件。第二吸附脱附装置具有:第一处理部,该第一处理部利用第二吸附脱附元件来吸附被处理气体中所含的有机溶剂;以及第二处理部,该第二处理部使吸附于第二吸附脱附元件的有机溶剂从第二吸附脱附元件脱附。从第二处理部排出的被处理气体返回到向第一吸附脱附装置的各处理槽供给被处理气体(原气体)的流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78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40052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处理装置中,通过在两个处理槽中连续地实施吸附工序,从而提高了有机溶剂的除去率,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有机溶剂回收系统中,通过在第一吸附脱附装置的任一个处理槽和第二吸附脱附装置的第一处理部中连续地实施吸附工序,从而提高了有机溶剂的除去率。然而,在这样的有机溶剂回收系统中,存在想要进一步提高有机溶剂的除去率的需求。
与这样的需求对应地,可考虑如下情况: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两个处理槽中连续地实施吸附工序之后,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利用第二吸附材进一步实施吸附工序。在该情况下,含有从第二吸附材脱附出的有机溶剂的被处理气体返回到向处理槽供给被处理气体(原气体)的流路。
然而,在该情况下,向在第一吸附工序中使用的处理槽供给原气体和含有从第二吸附材脱附出的有机溶剂的被处理气体这两者,向在第二吸附工序中使用的处理槽进一步追加性地供给稀释气体,因此向各处理槽供给的风量增大。需要配合该风量而使各处理槽大型化来进行设计,因此作为设备整体也不可避免地大型化。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1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抗雄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