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模块和搭载有天线模块的通信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11634.0 | 申请日: | 2020-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田保泰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5/314;H01Q5/371;H01Q9/04;H01Q13/10;H01Q2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模块 搭载 通信 装置 | ||
天线模块(10)具备:接地电极(30),其形成有狭缝(33),该狭缝(33)沿着接地电极(30)的外周形成有开口;配置于接地电极(30)的第一天线(110)和第二天线(110A);以及低耦合化电极(200),其在狭缝(33)的内部连接于接地电极(30)。狭缝(33)形成在沿着接地电极的外周从第一天线(110)至第二天线(110A)的路径上。低耦合化电极(200)包括具有与第一频率对应的长度的第一导体(220)以及具有与比第一频率高的第二频率对应的长度的第二导体(230)。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天线模块和搭载有天线模块的通信装置,更确定地说,在具有多个天线的天线模块中,确保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并且有效地利用接地电极的面积。
背景技术
在具有2个天线的天线模块中,需要降低天线之间的电波的干扰。在日本特开2008-28346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导电层(接地电极)的同一边上配置的2个天线之间形成与各天线的共振频率对应的波长的1/4的长度的缺口(狭缝)。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抑制来自一方的天线的信号被传递到另一方的天线,从而能够确保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34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提高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中的通信质量,发展了使用多种频带的信号的多频段通信。在支持这种多频段通信的通信装置中,需要针对多种频带的信号确保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形成狭缝来确保隔离度的情况下,需要在接地电极独立地形成与所使用的信号的频带对应的狭缝。这样的话,可能产生如下情况:狭缝在配置天线的接地电极上的占用面积变大,安装于接地电极的部件的配置受到限制。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有多个天线的天线模块中确保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并且有效地利用接地电极的面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按照本公开的某个方面的天线模块具备:接地电极,其形成有第一狭缝,该第一狭缝沿着该接地电极的外周形成有开口;配置于接地电极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以及低耦合化电极,其在第一狭缝的内部连接于接地电极。第一狭缝形成在沿着接地电极的外周从第一天线至第二天线的路径上。低耦合化电极包括具有与第一频率对应的长度的第一导体以及具有与比第一频率高的第二频率对应的长度的第二导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天线模块,通过在形成于2个天线之间的1个狭缝的内部设置的低耦合化电极与2种频率对应地进行共振,能够抑制来自一方的天线的信号被传递到另一方的天线。因而,能够确保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接地电极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模块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天线元件的构造的详细内容的图。
图4是示出图2的低耦合部的构造的详细内容的图。
图5是比较例1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和比较例1的天线装置中的天线元件之间的隔离度的第一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和比较例1的天线装置中的天线元件之间的隔离度的第二图。
图8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比较例2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1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电极RF消融系统的智能功率选择
- 下一篇:火花抑制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