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肥胖症治疗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0562.8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2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卡丽娜·R·赖辛;约翰·I·穆里;彼得·G·诺普;尤里·拉达鲍姆;迈克尔·比尤萨埃特;杰克·古德曼;维沙尔·J·巴加特;纳雷什·T·古纳拉特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张会娟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肥胖症 治疗 装置 方法 | ||
幽门植入物总体包括胃部分、十二指肠部分和在两者之间延伸的幽门部分。通道延伸穿过植入物以允许食物从胃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在从递送装置释放时,胃部分和十二指肠部分从递送构造扩张到展开构造,以便将植入物锚定在胃、幽门和十二指肠内。幽门植入物减慢食物从胃通过幽门的速度,从而促进减重。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于2020年1月15日作为PCT国际专利申请提交,并要求于2019年10月4日提交的题为“肥胖症治疗装置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第62/911,009号、2019年7月29日提交的题为“肥胖症治疗装置和方法”的第62/879,935号以及2019年1月22日提交的题为“肥胖症治疗装置”的第62/795,346号的优先权。上面引用的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肥胖症治疗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已成为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流行性健康危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为30以上。)目前,近四分之三的美国男性和超过60%的美国女性肥胖或超重。同时,近30%的20岁以下的男孩和女孩肥胖或超重,高于1980年的19%。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肥胖。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是导致可预防的死亡的一些主要原因。估计肥胖相关疾病的年度医疗保健费用为1902亿美元,或者占美国年度医疗支出的近2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估计,美国每年有300,000人死于肥胖,肥胖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可预防的死亡原因。
虽然饮食和锻炼计划可以有效促进减重,但据估计,参与这样的计划的人中只有不到5%的人实现了持续、长期的减重。外科减重手术也可能是有效的,但由于其非常具有侵入性,因此它们通常用于病态肥胖患者(例如,BMI40),这在肥胖人群中的比例很小。这些外科手术通常涉及去除胃和/或小肠的一部分和/或将胃重新附接于小肠的不同部分。外科手术通常使术后饮食和营养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并且它们与约0.1-2%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联。外科减重手术和术后护理的费用也令人望而生畏。例如,常用的Roux-en-Y胃部旁路手术通常花费超过35,000美元,包括多达三天的术后住院治疗。即使在这种侵入性外科手术之后,有时甚至在最初的减重之后,许多进行这些手术的患者仍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恢复体重。
为了为肥胖症提供侵入性较小、成本有效的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开发了许多不同的肥胖症治疗医疗装置。例如,已将可扩张的球囊状植入物放置在胃中以占据空间并使患者感到饱腹。围绕胃的外侧放置了不同类型的带子来挤压胃,再次让患者感到饱腹。类似地,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开发了一种放置在胃外、腹腔内的球囊,以从外面压在胃上。
另一种类型的装置是十二指肠套管,它经由十二指肠的第一部分中的多个钩子植入并沿着小肠延伸,以在套管部分防止食物的吸收。不幸的是,这些套管装置受到许多并发症的困扰,例如装置迁移(装置离开原位并沿着消化道移动)、装置阻塞、腹痛、出血、溃疡、穿孔和脓肿。另一家公司开发了一种装置,其可在患者吃完饭后通过从腹部的孔中伸出的管子将食物从患者的胃中吸出。不幸的是,所有这些和其他尝试治疗肥胖症的医疗装置要么完全无效,要么不如传统的肥胖症手术有效,侵入性太大以至于大多数患者无法忍受,由于副作用而无法忍受,或者是它们的某些组合。
因此,非常期望有用于治疗肥胖症的侵入性较小的装置和方法。理想情况下,这种装置和方法部署起来相对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术后护理或长期、昂贵的住院治疗。同时,理想情况下,即使不那么有效或更有效,肥胖症治疗也至少与传统肥胖症手术将近一样有效。还期望有一种可以在肥胖症早期阶段用于肥胖患者的装置,因此它不限于只用于病态肥胖的患者。在本公开中将解决这些目标中的至少一些目标。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利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0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