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迷你LED或微型LED背光单元用光学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9901.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0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金鎭焕;赵诚植;金荣万;黄鎭培;金源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MS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F21V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朴英淑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迷你 led 微型 背光 单元 用光 | ||
1.一种光学膜,使从迷你LED或微型LED辐射的光透过,该光学膜包括:
第一基底膜;以及
扩散透镜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基底膜的一侧,并且包括多个四角锥形状的透镜,
作为分别配置在所述多个四角锥形状的透镜中的四个面中两个相向的面之间的角度的顶角形成为100°以上且150°以下使得所述光被所述多个四角锥形状的透镜折射而形成分离角,
所述多个四角锥形状的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的高度小于所述多个四角锥形状的透镜中的另一个透镜的高度,
所述多个四角锥形状的透镜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透镜的顶角等于所述多个四角锥形状的透镜中的所述另一个透镜的顶角,
所述多个四角锥形状的透镜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透镜的高度是所述多个四角锥形状的透镜中的所述另一个透镜的高度的在此,所述n是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光的入射角与所述第一基底膜的一面形成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分离角在所述光朝向所述第一基底膜的所述一侧的方向入射的情况下形成,反向-分离角在所述光朝向所述第一基底膜的另一侧的方向入射的情况下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四角锥形状的透镜的底面的高度和所述四角锥形状的透镜的高度根据基于所述顶角的比率来定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配置在所述四角锥形状的透镜中的所述四个面中相向的面的大小和角度彼此相同,
配置在所述四角锥形状的透镜中的所述四个面中相连的面的大小和角度彼此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还包括:
第二基底膜,与所述第一基底膜平行地配置该第二基底膜;以及
色变换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基底膜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基底膜的一面之间,
在此,所述色变换层根据预定的重量比率包括红色荧光体、绿色荧光体以及引导所述光的均匀的散射的无机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预定的重量比率是基于针对白色光的色坐标值确定的所述红色荧光体的重量、所述绿色荧光体的重量和所述无机粒子的重量之间的比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针对所述白色光的所述色坐标值是在国际照明委员会的色空间中定义的X坐标值、Y坐标值和Z坐标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红色荧光体的重量比大于所述绿色荧光体的重量比,
所述绿色荧光体的重量比大于所述无机粒子的重量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红色荧光体的重量比在10%至80%内定义,所述绿色荧光体的重量比在10%至80%内定义,并且所述无机粒子的重量比在1%至10%中定义。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还包括:
无机粒子层,包括所述无机粒子。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在所述第二基底膜的另一面配置多个反射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MS,未经株式会社LM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99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宽部分(BWP)选择
- 下一篇:用于用户设备协作的多冗余传输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