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成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07529.X | 申请日: | 2020-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6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河田胜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洛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9/36 | 分类号: | B29C49/36;B29C49/42;B29C49/56;B29C49/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 地址: | 日本国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成型 | ||
提供一种容易制造的旋转成型机。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成型机,是具备第1模具和第2模具、凸轮轴、以及凸轮轨道部件的旋转成型机,第1模具和第2模具以及凸轮轴构成为以公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凸轮轨道部件具有凸轮轨道,所述凸轮轴伴随着所述旋转以沿着所述凸轮轨道的方式移动,第1模具和第2模具伴随着所述凸轮轴的移动进行开闭,将所述凸轮轴的长边方向设为轴向时,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时刻的所述轴向与第1模具和第2模具最大打开时刻的所述轴向之间的角度为45度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成型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2的旋转成型机中,通过使一对模具一边公转一边开闭,从而进行向一对模具之间的型坯的供给、型坯的成型以及成型体的取出。
(第1观点)
专利文献1的一对模具的开闭通过使凸轮辊沿着凸轮轨道移动而进行,其中,所述凸轮辊被保持在与一对模具中的一个模具一体的连结杆。
(第2观点)
专利文献2的旋转成型机具备上推部件和引导部件。应予说明,上推部件具有通过轴旋转而将成型体从模具取下的功能,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模具。另外,引导部件具有使上推部件旋转的功能,附设于旋转成型机。而且,在模具公转的过程中上推部件与引导部件接触。由此,引导部件使上推部件旋转,从而成型体从模具被上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339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1-0476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第1观点)
专利文献1中,一对模具闭合时刻的连结杆的方向与一对模具最大打开时刻的连结杆的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度以上。因此,需要使凸轮轨道立体地极大幅度地位移,而实现这种凸轮轨道的导轨的制造难度非常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容易制造的旋转成型机。
(第2观点)
专利文献2中,上推部件与引导部件接触时,上推部件在沿着引导部件的表面的同时缓缓旋转。另一方面,上推部件通过引导部件而使上推部件与引导部件成为非接触状态时,上推部件能够自由旋转。因此,专利文献2的旋转成型机中,有时在成型体成型之前的阶段,上推部件晃动,上推部件使模具上的型坯移动,导致型坯的位置从所希望的位置偏离,成型体不能成型为所希望的形状。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成型出所希望形状的成型体的旋转成型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第1观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成型机,其具备第1模具和第2模具、凸轮轴、以及凸轮轨道部件,第1模具和第2模具以及凸轮轴构成为以公转轴为中心,所述凸轮轨道部件具有凸轮轨道,所述凸轮轴伴随着所述旋转以沿着所述凸轮轨道的方式移动,第1模具和第2模具伴随着所述凸轮轴的移动开闭,将所述凸轮轴的长边方向作为轴向时,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时刻的所述轴向与第1模具和第2模具最大打开时刻的所述轴向之间的角度为45度以下。
本发明中,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时刻的凸轮轴的轴向与第1模具和第2模具最大打开时刻的凸轮轴的轴向之间的角度为45度以下。因此,与专利文献1相比,凸轮轨道的立体位移小,这种凸轮轨道的实现比专利文献1容易。因此,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容易制造的旋转成型机。
以下,例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洛株式会社,未经京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7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浸渍喷嘴
- 下一篇:支承装置和包括这样的支承装置的空气排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