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婴儿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05998.8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直;三井阳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贝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B7/04 | 分类号: | B62B7/04;B62B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 ||
婴儿车(10)具有:主体框架(12),其具有前腿(14)和后腿(16);把手(40),其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的方式与主体框架连接;第一脚轮(50),其固定于前腿并具有单个前轮;以及第二脚轮,其固定于后腿并具有一对后轮。在把手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脚轮(50)的脚轮旋转被限制。在把手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脚轮(60)的脚轮旋转被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手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JP2017-81252A)所公开的,已知能够使把手摆动的婴儿车。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婴儿车中,把手能够在背面推动位置与面对推动位置之间摆动。在背面推动位置,把手位于婴幼儿的背面侧,监护人从婴幼儿的背面侧推动婴儿车从而使婴儿车前进。在面对推动位置,把手位于面对婴幼儿的一侧,监护人从面对婴幼儿的一侧推动婴儿车从而使婴儿车前进。
在把手处于背面推动位置的情况下,婴幼儿能够朝向行进方向前方。在把手处于面对推动位置的情况下,监护人能够一边确认婴幼儿一边使婴儿车行进。因此,在将低月龄的婴幼儿载置于婴儿车时,很多情况下将把手配置于面对推动位置,在将例如腰部能够坐住后的婴幼儿载置于婴儿车时,则倾向于将把手配置于背面推动位置。
如上所述,倾向于根据婴幼儿的月龄而改变把手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以往的婴儿车中,没有进行用于根据把手位置而改变其特性的研究。例如,最好是:在把手配置在倾向于适用于低月龄的婴幼儿的面对推动位置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婴儿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把手配置在比面对推动位置更倾向于适用于月龄较大的婴幼儿的背面推动位置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婴儿车的操纵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内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根据能够摆动的把手的配置而改变婴儿车的特性。
本发明的婴儿车具备:
主体框架,其具有前腿和后腿;
把手,其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的方式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
第一脚轮,其具有固定于所述前腿的第一固定体、以能够以第一脚轮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固定体的第一旋转体以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单个前轮;以及
第二脚轮,其具有固定于所述后腿的第二固定体、以能够以第二脚轮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固定体的第二旋转体以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的一对后轮,
在所述把手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旋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体的旋转被限制,在所述把手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旋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体的旋转被限制。
在本发明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
所述主体框架具有:
第一连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前腿和所述后腿连接;
第二连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
第三连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前腿连接;以及
第四连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后腿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中的至少一方连接,
所述第三连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中的至少一方连接,
所述第四连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中的至少一方连接。
在本发明的婴儿车中,也可以是,在侧视观察时,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相连接的连接位置位于比所述前腿靠后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贝株式会社,未经康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5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