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栽用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2921.5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0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牧隆;安田直树;桥本昌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岛造园土木株式会社;丰田三得利美都(上海)园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李书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栽用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栽用袋,将填充于袋体的培土保持在更适合植物的生长的状态下维持不妨碍根茎的伸长地生长的功能,并且能够不妨碍搬运地长期间保存。设置于不透水性的袋体的接地面的开口,被固定于上述袋体的内表面的第一片体和固定于上述袋体的外表面的第二片体所封闭,或者,被固定于袋体的内表面的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构成的封闭片体所封闭。上述第一片体具有在初始状态时比填充于上述袋体的培土的粒径小且伴随根茎的生长而扩大的缝隙,上述第二片体具有生物降解性,不接地的一侧的面为不透水性。而且,在上述袋体与上述第二片之间设置有从上述袋体的外侧或者内侧到上述开口的连通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要移植植物的地面移植固定该植物的植栽用袋。
背景技术
在路边形成的斜坡等人工地面,为了防止泥沙流出和地面塌陷或者改善景观而进行植栽,而人工地面大多是对植物培育较差的环境。因此,作为在人工地面移植固定植物的方法,一直采用将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成分的培土填充于袋体而形成的植栽用袋。
为了将移植的植物在地面上固定,其根茎必须从植栽用袋向地面伸长生长,植栽用袋的袋体不能阻碍其伸长。因此,在采用如下的方法:将构成植栽用袋的袋体由伴随时间而劣化的材质形成,配合根茎的生长而降低袋体的强度。然而,该方法中,当袋体的劣化速度、劣化部位与植物的生长不匹配时,存在培土成为干燥或者过湿的状态或者生长的根茎不能从袋体中伸长的状态等的问题。
因此,作为使构成植栽用袋的袋体的劣化速度、劣化部位与植物的生长匹配的方法,提出了保持适合植物生长环境的方法。进而,作为这样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06-101820公报中提出了保水性和透根性的两方面优异的植栽用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1820公报
发明内容
包括上述植栽用袋的以往的植栽用袋,通常在与要移植植物的地面的所在地(现场)不同的场所生产,根据需要从生产的场所向现场搬运。另外,生产出的植栽用袋在生产后有时会在生产的场所保存规定的期间。然而,保存的期间超过为了根茎的伸长而设定的袋体的劣化时间时,存在搬运作业中培土从袋体中产生的用于透根的缝隙流出而妨碍搬运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填充于袋体的培土保持在适合植物生长的状态而不妨碍根茎的伸长地维持生长的功能且不妨碍搬运地能够长期间保存的植栽用袋。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植栽用袋中,设置于由不透水性材质形成的袋体的接地面的开口,被固定于上述袋体的内表面的第一片体和固定于上述袋体的外表面的第二片体所封闭。上述第一片体具有可透根的缝隙,所述缝隙在初始状态时比填充于上述袋体的培土的粒径小且随着根茎的生长而扩大,上述第二片体具有生物降解性和不透水性。而且,在上述袋体与上述第二片之间设置有从上述袋体的外侧到上述开口的连通路径。
本发明的第二植栽用袋中,设置于由不透水性材质形成的袋体的接地面的开口,被固定于上述袋体的内表面的封闭片体所封闭。上述封闭片体由第一片体和配置于上述第一片体与上述开口之间的第二片体构成,该第一片体具有可透根的缝隙,所述缝隙在初始状态时比填充于上述袋体的培土的粒径小且伴随根茎的生长而扩大。上述第二片体具有生物降解性和不透水性。而且,在上述袋体与上述第二片之间设置有从上述袋体的内侧到上述开口的连通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植栽用袋,袋体由不透水性的材质形成,并且,固定于袋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的、封闭设置于袋体的接地面的开口的第二片体,具有不透水性,因此抑制水分从培土向袋体外部流出,使填充于袋体的培土维持在适合植物生长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岛造园土木株式会社;丰田三得利美都(上海)园艺有限公司,未经大岛造园土木株式会社;丰田三得利美都(上海)园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2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