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溶性、可光固化且可热固化的共聚物及使用其的光敏树脂组合物、光敏树脂膜和滤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2616.6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4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朴惠真;赵昌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26 | 分类号: | C08F220/26;C08F220/32;C08F220/18;C08F222/40;C08F265/06;C08F2/50;G03F7/004;G03F7/027;G03F7/028;G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丹;冷永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溶性 光固化 固化 共聚物 使用 光敏 树脂 组合 滤色器 | ||
本发明涉及碱溶性、可光固化且可热固化的共聚物以及使用其的光敏树脂组合物、光敏树脂膜和滤色器,所述共聚物包含通过末端处存在的官能团的类型分类的三种类型的(甲基)丙烯酸酯重复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2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035267号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碱溶性、可光固化且可热固化的共聚物,以及使用其的光敏树脂组合物、光敏树脂膜和滤色器。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共聚物以及使用其的光敏树脂组合物、光敏树脂膜和滤色器,所述共聚物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具有优异的可热固化性,可以在光照射下光固化,可以具有增强的固化程度并因此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耐化学性,以及具有增加的碱溶性并因此具有改善的显影特性。
背景技术
在滤色器工艺中的RGB图案的情况下,光敏树脂组合物主要使用旋涂机或狭缝涂覆机进行涂覆,预烘烤,然后曝光并显影。
在显影之后,最后进行施加220℃或更高的热的后烘烤过程。通常使用的玻璃在该温度下基本上不会引起变形,但用于柔性显示器的塑料具有在220℃或更高的温度下发生严重变形的问题。
为了减少基底的变形,使用降低后烘烤过程的温度的方法,但当以这种方式降低后烘烤过程的温度时,光敏树脂组合物的固化不完全地发生,因此受到限制,因为不仅产生的气体的量增加和出现余像,而且耐化学性和耐热性也降低。
因此,需要开发即使在低温下也可以进行高水平固化并因此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的用于形成固化膜的材料和光敏树脂组合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碱溶性、可光固化且可热固化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具有优异的可热固化性,可以通过光照射光固化,可以具有增强的固化程度并因此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耐化学性,并且具有改善的碱溶性并因此具有改善的显影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上述碱溶性、可光固化且可热固化的共聚物的光敏树脂组合物、光敏树脂膜和滤色器。
技术方案
本文提供了碱溶性、可光固化且可热固化的共聚物,其包含:支链的末端键合有包含环氧基的有机官能团的第一(甲基)丙烯酸酯重复单元;支链的末端键合有包含烯基的有机官能团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重复单元;和支链的末端键合有包含烯基的有机官能团的第三(甲基)丙烯酸酯重复单元,其中在第二(甲基)丙烯酸酯重复单元中,所述支链包含以下中的任一个官能团:经羟基取代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酯基;经羟基取代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氧烷基酯基;经被羟基取代的具有3至3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的烷基酯基;经羟基取代的具有7至30个碳原子的多环烷基酯基;或者经被羟基取代的具有7至30个碳原子的多环烷氧基取代的烷基酯基,以及其中在所述第三(甲基)丙烯酸酯重复单元中,所述支链包含以下中的任一个官能团:末端引入有含羧基的取代基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酯基;末端引入有含羧基的取代基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氧烷基酯基;经末端引入有含羧基的取代基的具有3至3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的烷基酯基;末端引入有含羧基的取代基的具有7至30个碳原子的多环烷基酯基;或者经末端引入有含羧基的取代基的具有7至30个碳原子的多环烷氧基取代的烷基酯基。
本文中还提供了光敏树脂组合物,其包含:上述碱溶性、可光固化且可热固化的共聚物;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可光固化不饱和官能团的可光聚合单体;和光引发剂。
本文中进一步提供了包含上述光敏树脂组合物的固化产物的光敏树脂膜。
本文中进一步提供了包括上述光敏树脂膜的滤色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2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