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热感应线的复合电力电缆及具备其的过热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00596.9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1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贞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色电力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B7/32 | 分类号: | H01B7/32;H01F38/14;H01F5/00;H02J50/10;G01R3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宋东颖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感应线 复合 电力电缆 具备 过热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热感应线的复合电力电缆及具备其的过热保护装置,其通过具有简单结构,从而能使设置方便且改善经济性的同时,可感测发生在电力电缆内部及外部的热,根据本发明内置热感应线的复合电力电缆包括:虚设部(100),其沿一侧延长;一个以上的供电线(200),其沿虚设部(100)延长的方向以螺旋状缠绕在虚设部(100)的外周面,由逆变器施加电源,使得高频电流流动;一个以上的热感应线(300),其与供电线(200)一同沿虚设部(100)延长的方向以螺旋状缠绕在虚设部(100)的外周面,感测发生在供电线(200)的热;及电缆外皮(400),其在外侧包裹供电线(200)和热感应线(3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热感应线的复合电力电缆及具备其的过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作为通过磁感应无线传输电力的装置,其可以向沿轨道运行的台车无线传输电力或无电性、机械接触即可对固定的物体(例如,停放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常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图。
如图1所示,现有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包括:供电线10;交流电源供应装置20,其向供电线提供高频电流;集电磁芯30,其被作为二次绕组的集电线圈缠绕,并且,集电磁芯30可以包括输送台车连接部31,用于与台车连接。
如图1所示,无线电力传输装置通过向供电线路提供高频电流产生高频磁通量,从而使用二次线圈所感应的电力,并且,供电线路周围始终有高频磁通量。此时,当在供电线路相邻的位置存在金属时,会使涡流流经金属,导致涡流损耗发生,当金属含铁时,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会同时发生,从而导致金属发热,并且由于该热可能会使形成供电线路的电缆受损或引起火灾,因此必须需要一种能够感测发热的装置。
为此,可以感测供电线过热的多种技术正在被提出,图2为这些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是示意性地图示通过在外部设置热感应线,对供电线中发生的发热进行检测的方式的图。
如图2所示,供电线10可以固定于电缆支架40,并且,通过在供电线10的外部设置热感应线300来感测供电线10的发热。如图2所述,当热感应线300设置于供电线10的外部时,则无法感测供电线10内部的发热,并且也无法检测离热感应线300较远的供电线10的外部,即无法检测图2中(a)位置的发热,并且需要将单独的热感应线300与供电线10分开设置,因此存在设置繁琐的问题。
图3是图示图2中所示的热感应线300的剖面的图。
如图3所示,热感应线300可以包括第一热感应导线310、第二热感应导线320及热感应线外皮330。
第一热感应导线310和第二热感应导线320可以相互绞合而成,并且第一热感应导线310可以包括第一通电线311和第一熔融涂层312。第一通电线311为由金属材质形成而使电流流经的部分,第一熔融涂层312形成为包裹第一通电线311,从而使第一通电线311保持绝缘状态,当加热至预定温度以上时,第一熔融涂层312会熔化。
第二热感应导线320与第一热感应导线310相同,也包括第二通电线321和第二熔融涂层322,并且第二通电线321和第二熔融涂层322的作用分别与第一通电线311和第一熔融涂层31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一热感应导线310和第二热感应导线320分别连接到检测电路(未图示),并且可以从额外的结构接收电源,使电流流动,其中,检测电路可以感测供电线10的加热状态。此时,如上所述,当第一热感应导线310和第二热感应导线320各个的熔融涂层加热到预定温度以上时会熔化,当熔融涂层熔化时,第一通电线311和第二通电线321会相互短路,因此连接到热感应线300的检测电路会通过检测第一通电线311和第二通电线321的短路或检测热感应导线的断线,从而防止供电线10的发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色电力株式会社,未经绿色电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0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货币管理方法
- 下一篇:多无线电接入技术双连接中的移动性中断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