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风结构、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52058.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强;麦焕;陈中兆;贺雷;张晓泉;刘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6 | 分类号: | F04D29/56;F04D29/52;F04D29/7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向森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风结构、风扇。一种导风结构包括:框体,设置在出风格栅下方,框体内形成有出风流道;于出风流道的径向上,若干导流片可转动地间隔设置在框体内;其中导流片受外力驱动下具有封闭出风流道的第一状态以及打开出风流道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中在出风格栅的下方设置导流片,导流片在出风风道内可转动,当风扇不工作的时候,导流片转动,若干个导流片拼接,实现对环形风道的封闭,进而防止了灰尘通过出风格栅的出风口处进入到出风风道内,影响风机等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风结构、风扇。
背景技术
空气循环扇其主要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涡轮风机、导流格栅和圆筒外壳。空气循环扇可以让风沿着一定的方向呈螺旋形吹出,随着扇叶搅动,最终可形成螺旋形的柱状风。空气循环扇吹出来的风距离较远,且具有较好的定向性。
现有的空气循环扇的导流格栅安装在轴向出风口处,在循环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外界的灰尘容易通过导流格栅进入到风道中,并在风道下游的叶轮以及风机上沉积,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以及易导致噪音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循环扇的轴流风口处易进入灰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导风结构、风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结构,包括:
框体,设置在出风格栅下方,所述框体内形成有出风流道;于所述出风流道的径向上,若干导流片可转动地间隔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其中所述导流片受外力驱动下具有封闭所述出风流道的第一状态以及打开所述出风流道的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出风流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若干所述导流片处于第一状态时构建成圆形的挡板以封堵所述出风流道。
可选地,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流片的配合拼接处设置有避空。
可选地,所述导流片的两相对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
所述框体的内侧边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两相对设置的所述转动槽内。
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连接件,连接在若干所述导流片上,适于联动若干所述导流片。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
本体,呈长条状,设置在所述导流片的下方;
若干连接部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位置上与所述导流片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导流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配合作用的第二连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被构造为轴孔配合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框体上,适于驱动所述导流片的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框体上;
第一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其齿端作用在所述连接件或至少一所述导流片上。
可选地,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齿端作用在所述连接件或至少一所述导流片上。
可选地,所述框体的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侧向出风口,所述导流片设置在所述侧向出风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52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佩戴调节的泳镜
- 下一篇:一种提花机皮带驱动装置以及提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