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存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51987.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1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邓治彬;林飞;盛毅;谢聪;徐哲;陈思思;周海森;李思;郑辉;刘宇;贺灵;邓洁铮;周水平;曾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30 | 分类号: | G06F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防护 装置 | ||
1.一种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10)和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电连接的供电模块(20);
所述微控制单元(10)中具有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所述供电模块(20)包括备用电源(22)和多个电容(C0),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DVCC引脚与所述备用电源(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DVCC引脚还用于与所述数据存储防护装置所在设备的主电源(U)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多个电容(C0)中的每个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电源(U)的输出端和所述备用电源(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多个电容(C0)中的每个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多个电容(C0)并联,且所述多个电容(C0)的电容量之和大于220u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20)包括6个电容量为47uF的电容(C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2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主电源(U)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DVCC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20)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场效应管(Q1),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备用电源(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DVCC引脚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20)还包括下拉电阻(R11),所述下拉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下拉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R11)的阻值为10K;
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PG_3V3引脚与所述下拉电阻(R11)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源(22)为CR2032纽扣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防护装置还包括采样电阻(R18),所述采样电阻(R18)的一端与所述备用电源(22)连接,所述采样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PA02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阻(R18)的阻值不大于68KΩ。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容(C14)、第一电阻(R9)、第二电容(C15)、第二电阻(R10)、第三电容(C16)、第三电阻(R12)和三个物理防护开关(K);
所述第一电容(C14)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R9)的一端均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PA05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DVCC引脚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C15)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10)的一端均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PB04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DVCC引脚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C16)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12)的一端均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PB05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DVCC引脚连接;
所述三个物理防护开关(K)的一端均接地,所述三个物理防护开关(K)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0)的PA05引脚、PB04引脚或PB05引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存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10)为HC162L130F8UA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519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