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圈及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51621.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3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郭镖;薛建军;薛江丽;杨光;陈玮;康丽;张颂;李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84 | 分类号: | H01M50/184;H01M50/193;H01M50/186;H01M50/586;H01M50/593;H01M50/53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孙海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锂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及锂电池,涉及锂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该密封圈,包括上密封圈主体,所述上密封圈主体下端连接有下密封圈主体;所述上密封圈主体的外径大于所述下密封圈主体的外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的上密封圈主体与下密封圈主体之间形成阶梯,束腰位于阶梯处,从而能够避免束腰与弯折叠放的极耳接触,以使弯折叠放的极耳意外折断,极耳也无法与束腰接触,消除了因极耳与束腰接触而短路的安全隐患;且由于有下密封圈主体进行束腰和弯折叠放的极耳的隔离,降低了对极耳长度的精度的要求,使极耳长度能够存在较大的误差,使点焊位置精度能够存在较大的误差,降低了电池装配生产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圈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内的正极耳一般处于弯折叠放状态,且锂电池的外壳体上一般均设置有束腰,且该束腰向外壳体内侧凸起,进一步的缩短了外壳体与正极耳之间的距离;如果弯折叠放的正极耳与束腰接触,容易导致短路,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对正极耳的长度进行严格的限制,从而避免折弯的正极耳与束腰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密封圈及锂电池,以缓解正正极耳与束腰之间存在短路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圈,包括上密封圈主体,所述上密封圈主体下端连接有下密封圈主体;
所述上密封圈主体的外径大于所述下密封圈主体的外径,以使所述上密封圈主体与所述下密封圈主体连接处形成阶梯。
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圈主体内设置有上容纳腔,在所述上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制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由PBT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盖帽组件,所述盖帽组件包括底盖组件、PTC片、上盖和所述密封圈;在所述上密封圈主体的上容纳腔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盖组件、PTC片和上盖;所述上容纳腔内的限制凸起用于使所述上盖、所述PTC片和所述上盖限制在所述上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组件包括具有通孔的下盖、防爆膜和用于将防爆膜固定在所述下盖上的固定片;且所述防爆膜位于所述下盖与所述PTC片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体和锂电池芯;所述外壳体一端具有开口,所述锂电池芯位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密封圈嵌于外壳体的开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具有束腰,所述束腰向所述外壳体内凸出的部分插入到所述密封圈的阶梯处。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开口端的内卷边扣合所述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和/或外侧设置有密封层。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芯具有正极片和负极片,且所述正极片或者负极片上引出电极的极耳与所述盖帽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的上密封圈主体与下密封圈主体之间形成阶梯,束腰位于阶梯处,从而能够避免束腰与弯折叠放的极耳接触,以使弯折叠放的极耳意外折断,极耳也无法与束腰接触,消除了因极耳与束腰接触而短路的安全隐患;且由于有下密封圈主体进行束腰和弯折叠放的极耳的隔离,降低了对极耳长度的精度的要求,使点焊位置精度能够存在较大的误差,降低了电池装配生产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密封圈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51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