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电路、数码管显示屏以及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9023.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3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凡;张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14 | 分类号: | G09G3/14;G09F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电路 数码管 显示屏 以及 灶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数码管显示屏以及灶具,包括:控制模块以及M个单元发光二极管;控制模块具有N个控制端口,N根据M≤N×L确定,L=N‑1,N取最小值;M个单元发光二极管分为若干个组,每组的数量最多为L个且若干个组中最多只有一组的数量不足L个;每组中每一单元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极性端均与N个控制端口中的一端口连接,每组中每一单元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性端分别与剩下的N‑1个控制端口中的一端口连接,且每一单元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性端连接的控制端口不同;M、N均为正整数,M≥3。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控制装置的电路硬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数码管显示屏以及灶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应用电路中,大部分需要采用较多IO口的芯片,会导致芯片端口资源浪费,芯片利用率不高。同时,由于采用较多的IO口容易导致电路板占用的面积较大,比较不适合应用在有限空间的设备中。因而,传统技术中的发光二极管应用电路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数码管显示屏以及灶具。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控制模块以及M个单元发光二极管;
控制模块具有N个控制端口,N根据M≤N×L确定,L=N-1,N取最小值;
M个单元发光二极管分为若干个组,每组的数量最多为L个且若干个组中最多只有一组的数量不足L个;
每组中每一单元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极性端均与N个控制端口中的一端口连接,每组中每一单元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性端分别与剩下的N-1个控制端口中的一端口连接,且每一单元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性端连接的控制端口不同;M、N均为正整数,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极性端为阳极,第二极性端为阴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极性端为阴极,第二极性端为阳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驱动电流大于或等于100mA。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数码管显示屏,包括发光二极管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码管显示屏为7段数码管显示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灶具,包括数码管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数码管显示屏以及灶具,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电路、数码管显示屏以及灶具,包括控制模块以及M个单元发光二极管,控制模块具有N个控制端口,N依据M≤N×L确定,L=N-1,从而控制模块能够以较少的控制端口连接控制较多的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以较少的控制端口实现端口复用,可降低控制装置的电路硬件成本,且有助于减小整体的体积,提高集成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数码管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9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吸风角度的排气扇
- 下一篇: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远程医患会诊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