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阀门开闭的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47640.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2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郝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绿运寰机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7/03 | 分类号: | H02P7/03;F16K31/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阀门 开闭 直流电机 反转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驱动阀门开闭的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包括:驱动阀门传动机构的电机,控制电机的双线包磁保持继电器I、双线包磁保持继电器II,该电路基于磁保持继电器需要长时间通电保持激发状态的基本特点,利用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机正转、反转、停止,电机在通过常规的传动结构能实现驱动阀门开、关、停止,克服了电磁继电器控制的电动截止阀长时间吸合易烧毁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阀门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阀门开闭的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一篇专利号为:CN211667201U、专利名称为:一种带双向截止功能的智能电动阀的实用新型专利,具体公开的电动截止阀包括电磁阀阀体、衔铁、弹簧,电磁阀阀体通电时吸合衔铁压缩弹簧,才能使衔铁另一端的橡胶垫不在封堵中心孔。现有的电动截止阀也基本是如此构造,若电磁阀阀体长时间通电,将导致线圈发热使得电磁继电器坏掉,因此电动截止阀可靠性较低,在工业领域一般使用气动截止阀,并配套空压机组,消耗大量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电磁继电器控制的电动截止阀长时间吸合易烧毁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驱动阀门开闭的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该电路基于磁保持继电器需要长时间通电保持激发状态的基本特点,利用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机正转、反转、停止,电机在通过常规的传动结构能实现驱动阀门开、关、停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驱动阀门开闭的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包括:驱动阀门传动机构的电机,控制电机的双线包磁保持继电器I、双线包磁保持继电器II,双线包磁保持继电器I、双线包磁保持继电器II各自的第一磁保持线圈和第二磁保持线圈、第三磁保持线圈和第四磁保持线圈并联在电源正极和负极之间,各磁保持线圈与电源负极之间还分别串联有一个继电器开关,各继电器开关的电磁线圈与达林顿管阵列的输出引脚信号连接,达林顿管阵列的输出引脚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双线包磁保持继电器I具有设在端子B1与端子C1、端子C1与端子D1、端子G1与端子H1、端子H1与端子I1之间的多个开关部,所述双线包磁保持继电器II具有设在端子B2与端子C2、端子C2与端子D2、端子G2与端子H2、端子H2与端子I2之间的多个开关部,其中,所述电机的正/负极分别电连接端子H1、端子C1,所述端子 G1电连接端子C2,端子I1电连接端子H2,端子B1、端子G2电连接电源负极,端子D1、端子B2电连接电源正极,端子D2、端子I2 空置,第一磁保持线圈被脉冲电信号激励后,使端子C1和端子D1、端子H1和端子I1之间的开关部导通,第二磁保持线圈被脉冲电信号激励后,使端子B1和端子C1、端子G1和端子H1之间的开关部导通,第三磁保持线圈被脉冲电信号激励后,使端子C2和端子D2、端子H2和端子I2之间的开关部导通,第四磁保持线圈被脉冲电信号激励后,使端子B2和端子C2、端子G2和端子H2之间的开关部导通。
本实用中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磁保持线圈被激励后通过永磁钢保持线圈控制的通路一直连通,直到被反向激励才改变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在使用时,通过达林顿管阵列使:
第二磁保持线圈、第四磁保持线圈被激励后,可使电机正负极电连接电源正负极,电机正转;
第二磁保持线圈、第三磁保持线圈被激励后,可使电机正与电源正极断开,电机停转;
第一磁保持线圈、第四磁保持线圈被激励后,可使电机正负极电连接电源负正极,电机反转;
第一磁保持线圈、第三磁保持线圈被激励后,可使电机负极与电源负极断开,电机停转。
电机因此可驱动传动机构正向移动开阀,反相移动关阀和停止。本使用新型的电路中继电器线圈只需要短暂通电激励磁保持继电器便可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停止,不需要继电器线圈长时间吸合,因此采用该控制电路电控阀门的动作,寿命长不易烧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绿运寰机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绿运寰机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7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张力的卷染机设备
- 下一篇:阻尼连接器、支架组件及固定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