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调整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6341.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2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娟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李小妮 |
地址: | 255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科 头部 ct 固定 调整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调整座,包括底座、下部底壳、上部底壳、固定托块、滑条、检查床、装夹稳定块、缓冲垫、头枕、驱动装置、工作台、电动推杆、螺纹杆、移动块、开槽、滑道和放射装置本体。通过在检查床的顶面设置开槽,将移动块的壁面滑动连接开槽的内部,将螺纹杆的壁面螺纹连接移动块的内部,通过将移动块的顶面固定连接装夹稳定块的底面,通过将驱动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检查床的侧面,当启动驱动装置时,从而装夹稳定块对患者头部进行装夹固定,通过在装夹稳定块的内壁设置缓冲垫,从而避免装夹稳定块的装夹力过大对患者头部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调整座,具体是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调整座。
背景技术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CT的工作原理是用X线束对人体的某一部分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当X线射向人体组织时,部分射线被组织吸收,部分射线穿过人体被检测器接收,产生信号。
现有的头部的定位对于CT扫描和检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果在利用CT扫描的过程中,患者的头部一旦发生晃动,就会对CT机的成像质量造成模糊,从而给医护人员的诊断带来困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调整座。
发明内容
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调整座,包括底座、下部底壳、上部底壳、固定托块、滑条、工作台、电动推杆、滑道、放射装置本体和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检查床、装夹稳定块、缓冲垫、头枕、驱动装置、螺纹杆、移动块和开槽,所述检查床的顶面内部设置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滑动连接移动块的壁面,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螺纹连接螺纹杆的壁面,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嵌入驱动装置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检查床的侧壁表面,所述头枕的底面固定连接检查床的顶面,所述装夹稳定块的底座固定连接移动块的顶面,所述缓冲垫的内壁紧密黏贴装夹稳定块的内壁;
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下部底壳的底面,所述电动推杆的底座固定连接下部底壳的底座,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固定托块的底面中心,所述固定托块的顶面固定连接工作台的底面,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滑条的壁面,所述滑条的顶面固定连接检查床的底面,所述上部底壳的顶面固定连接工作台的底面,所述上部底壳的内部活动套接在下部底壳的外部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动推杆沿上部底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检查床的端部插入放射装置本体的内部,且所述放射装置本体和检查床之间不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表面螺纹对称设置,且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和检查床的内部交接处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装夹稳定块设置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装夹稳定块沿检查床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的内部均匀涂抹润滑脂。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调整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固定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娟,未经董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6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开合炉盖的熔炼炉
- 下一篇:一种天地锁的联动锁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