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焙烧炉的高效焙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6282.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熊帆;熊鹰;王德春;陈方旭;周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江造型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3/00;F27D13/00;B22C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40070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焙烧 高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焙烧炉的高效焙烧系统,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上封板,上封板将炉体分隔为上焙烧层和下焙烧层,上封板上设有多个纵向分布的连通道;炉体上设有与上焙烧层连通的燃烧机;炉体的底部连通有进风单元;炉体的顶部上连通有竖向的进砂塔,进砂塔中设有多个竖向分布的分砂组,分砂组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位于第一倾斜面的下方,同一分砂组中的第一倾斜面的底部朝向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的底部朝向下方的分砂组的第一倾斜面。本方案提高了废砂焙烧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焙烧炉的高效焙烧系统。
背景技术
焙烧炉是铸造废砂热法再生技术的主要设备,通过对废砂进行高温焙烧,使废砂表面的覆膜层脱落,实现废砂的再生回用。
现目前的焙烧炉上连接有进砂塔,进砂塔中通有热风,炽热空气对从进砂塔落下的废砂进行干燥、预热,使废砂落入炉体后即有较高的温度,废砂在炉体内被燃烧机加热时能使废砂温度快速升高至需要的温度,减少加热时间,有利于节省能源,提高焙烧的效率。
但是,进入到进砂塔中的废砂有可能聚集在一起,这样热风只能对聚集的废砂的表面进行加热、干燥,而聚集的内部的废砂不容易与热空气接触,从而不利于废砂的充分干燥预热,焙烧的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卧式焙烧炉的高效焙烧系统,以提高焙烧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焙烧炉的高效焙烧系统,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上封板,上封板将炉体分隔为上焙烧层和下焙烧层,上封板上设有多个纵向分布的连通道;炉体上设有与上焙烧层连通的燃烧机;炉体的底部连通有进风单元;炉体的顶部上连通有竖向的进砂塔,进砂塔中设有多个竖向分布的分砂组,分砂组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位于第一倾斜面的下方,同一分砂组中的第一倾斜面的底部朝向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的底部朝向下方的分砂组的第一倾斜面。
采用本方案,大大提高了焙烧的效率,使得焙烧更加的高效,原因在于:
1、燃烧机对炉体内的上封板上的废砂直接进行加热,废砂的加热方式更加直接,从而使得废砂升温较快,焙烧效率较高。
2、炉体内的空气经过燃烧后变热,热空气从进砂塔中排出。同时废砂通过进砂塔进入到炉体内,热空气对从进砂塔中进入到炉体内的废砂提前进行预热,从而能够使得进入到炉体内的废砂具有较高的温度。另外,本方案中的废砂进入到进砂塔中,废砂在第一倾斜面上流动到第二倾斜面上,再从第二倾斜面上流入到下方的第一倾斜面上。废砂在从第一倾斜面流入到第二倾斜面上或者从第二倾斜面流入到第一倾斜面中时,会对废砂产生撞击,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聚集的废砂撞击分散开,有利于废砂充分与热气接触,使废砂受热均匀。另外,废砂在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上流动,相比竖直掉落,延长了废砂的流动路径,从而大大地延缓了废砂落入炉体内的时长,有利于使废砂与热气长时间接触,使得废砂能够被充分的干燥预热。
由此,进砂塔进入到炉体内的废砂具有一定的温度,废砂在炉体内被燃烧机加热时能使废砂温度快速升高至需要的温度,减少加热时间,从而提高了焙烧的效率。
3、炉体内分为上焙烧层和下焙烧层两层,废砂分布在上焙烧层和下焙烧层上,相比只是堆积在单层上,能够减少每层的废砂的高度,从而使得废砂焙烧的效率较高。
4、进风单元用于从炉体的底部通入空气,通入的空气能够为燃烧机的燃烧提供氧气,保证燃烧机燃烧效果,从而保证了焙烧的效率。
5、上焙烧层中的废砂经过加热后会流向下焙烧层,下焙烧层中的废砂具有较高的温度,进风单元通入的空气先在下焙烧层与高温废砂进行接触、换热,空气的温度迅速升高,该炽热空气流向上焙烧层,能对上焙烧层的废砂进行预热,使废砂的温度升高,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焙烧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江造型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江造型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6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丝专用筒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精密焊接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