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3859.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8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柯堪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李燕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震耳机,包括:耳机壳,其内设有空腔,其一侧连通空腔固定有能插接耳塞的出音道;喇叭,其设置在空腔内;缓震部,其设置在空腔内,用于对喇叭进行在跌落时的缓震;隔尘部,其设置在出音道内;调节机构,其设置在出音道一侧,用于调节隔尘部在出音道内的位置;加强筋,其设置在耳机壳外壁,用于保护和加强耳机壳,对比现有技术,能调节耳机内的放音空间,同时避免掉在地上使得耳机本体容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震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属于个人的音响,用于随身听音乐或接听电话使用。从结构上分开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半开放式和封闭式。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耳机已经成为潮流生活的一种象征。然而,现有设计中的入耳式的蓝牙降噪耳机的自保能力不佳,从耳朵摘下耳机时,有时候会手滑等其他原因掉到地上,此时耳机本体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震耳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防震耳机,包括:
耳机壳,其内设有空腔,其一侧连通空腔固定有能插接耳塞的出音道;
喇叭,其设置在空腔内;
缓震部,其设置在空腔内,用于对喇叭进行在跌落时的缓震;
隔尘部,其设置在出音道内;
调节机构,其设置在出音道一侧,用于调节隔尘部在出音道内的位置;
加强筋,其设置在耳机壳外壁,用于保护和加强耳机壳。
进一步的,所述缓震部包括固定在空腔内的固定环,在所述喇叭右侧套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插接在固定环内,在靠近固定环一侧位于空腔内固定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一侧固定在喇叭上。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环包括固定在喇叭上的橡胶垫,在所述橡胶垫和空腔之间固定有支撑条。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贯穿设置在出音道上的通槽,在所述隔尘部周缘对称固定有L形杆,所述L形杆设置在通槽内,在所述出音道内壁上下两侧设有插接槽,在所述隔尘部上下两侧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活动插接在插接槽内。
优选的,所述隔尘部呈蛛网状。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呈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耳机壳下方连通固定有延伸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可实现在使用者使用耳机时,先将耳塞套在出音道上,通过空腔内的喇叭进行放音,在使用者需要调节空腔内的放音空间时,此时通过调节机构节隔尘部在出音道内的位置,而在耳机跌落时先是通过设置在耳机壳外壁的加强筋进行初步的缓震,而后通过缓震部,对外壳内的喇叭进行缓震,对比现有技术,能调节耳机内的放音空间,同时避免掉在地上使得耳机本体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耳机壳;2、空腔;3、出音道;4、喇叭;5、缓震部;6、隔尘部;7、加强筋;100、调节机构;21、固定环;22、橡胶圈;23、橡胶环;41、橡胶垫;42、支撑条;101、通槽;102、L形杆;103、插接槽;104、凸块;11、延伸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永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3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