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2101.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6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平;庞翠华;朱兴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旭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9 | 分类号: | H01R13/719;H01R13/50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陈双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连接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线,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以及磁环,第一导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接插端和第二接插端,第二接插端的伸出方向与第一导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导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接插端和第四接插端,第四接插端的伸出方向与第二导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在磁环上至少缠绕一圈,磁环外套设有第一热缩套管,并且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缠绕于磁环上的部分位于第一热缩套管内侧。本实用新型利用磁环的作用降低电线自身的电磁干扰,同时提高电源线的性能;第一热缩套管包覆磁环具有定位磁环作用;L形热缩管套可保护插接端不受外部事物碰伤;第二热缩管套增强导线的韧性,避免导线在缠绕时受力过大导致破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连接线。
背景技术
电源线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子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对电源线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电子移动设备不断向充电高速化、小型化发展,如何降低电线自身的电磁干扰,同时提高电源线的性能,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电源连接线,其能降低电线自身的电磁干扰,同时提高电源线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连接线,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以及磁环,所述第一导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接插端和第二接插端,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接插端和第四接插端,所述第二接插端的伸出方向与第一导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四接插端的伸出方向与第二导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在磁环上至少缠绕一圈,所述磁环外套设有第一热缩套管,并且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缠绕于磁环上的部分位于第一热缩套管内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外包覆有第二热缩套管,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包覆有第二热缩套管的部分缠绕于磁环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接插端和第四接插端外包覆有L形热缩套管,所述L形热缩套管包括插接端包覆部和自插接端包覆部的一端横向伸出的导线包覆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插端的伸出方向与第一导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三接插端的伸出方向与第二导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在磁环上至少缠绕一圈,利用磁环的作用降低电线自身的电磁干扰,同时提高电源线的性能;通过第一热缩套管包覆磁环,具有定位磁环作用,避免磁环松动,提高磁环稳定性;通过设置L形热缩管套可保护插接端不受外部事物碰伤;通过设置第二热缩管套增强导线的韧性,避免导线在缠绕时受力过大导致破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导线; 11-第一接插端; 12-第二接插端;
13-L形热缩套管; 131-插接端包覆部; 132-导线包覆部;
14-第二导线; 15-第三接插端; 16-第四接插端;
17-第二热缩套管; 18-磁环; 19-第一热缩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旭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旭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2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多组灯具安装的灯具外壳
- 下一篇:一种LED灯座一体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