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电池的冷却液流场板、双极板和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1998.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1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郝义国;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63 | 分类号: | H01M8/0263;H01M8/026;H01M8/0267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马帅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自贸区高新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冷却液 流场板 极板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冷却液流场板、双极板和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冷却液流场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板面具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第一冷却液分配区和冷却液流场区,所述第一冷却液分配区包括多条冷却液分配槽,所述冷却液流场区包括多条冷却液流场槽,所述冷却液分配槽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冷却液分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流场槽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液流场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冷却液分配槽包括至少二段依次相连的分配段,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配段之间均具有夹角。本公开能将冷却液均匀地分配至各个冷却液流场槽,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冷却液流场板、双极板和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双极板是燃料电池中的重要结构,在燃料电池中通常包括叠置的多组双极板,每组双极板包括一个阴极板和一个阳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叠置。相邻两组双极板之间夹有膜电极,氢气在阳极板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离子和电子,氢离子穿过膜电极迁移至阴极板,氧气在阴极板发生还原反应与氢离子生成水。此过程电子在膜电极上迁移以形成电流。
相关技术中,阳极板和阴极板中的至少一个的侧面会设有供冷却液通过的冷却液流场槽,冷却液流经冷却液流场槽后能带走在燃料电池发电时产生的热量。
然而,冷却液进入冷却液流场槽前,会先经过分配区以将冷却液分配至各个冷却液流场槽内。相关技术中的分配区并不能十分均匀地将冷却液均匀地分配至各个冷却液流场槽,因而降低燃料电池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冷却液流场板、双极板和燃料电池,能将冷却液均匀地分配至各个冷却液流场槽,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冷却液流场板,所述冷却液流场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板面具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第一冷却液分配区和冷却液流场区,所述第一冷却液分配区包括多条冷却液分配槽,所述冷却液流场区包括多条冷却液流场槽,所述冷却液分配槽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冷却液分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流场槽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液流场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冷却液分配槽包括至少二段依次相连的分配段,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配段之间均具有夹角。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液分配槽包括三段依次相连的所述分配段,第一段所述分配段和第三段所述分配段分别位于第二段所述分配段的两侧,第一段所述分配段与所述冷却液入口连通,第三段所述分配段与所述冷却液流场槽连通;第一段所述分配段与第二段所述分配段呈钝角分布,第二段所述分配段与第三段所述分配段呈锐角分布,第三段所述分配段与所述冷却液流场槽连接且第三段所述分配段与所述冷却液流场槽呈钝角分布。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段所述分配段的宽度和第二段所述分配段的宽度相同,第三段所述分配段的宽度大于第二段所述分配段的宽度,且第三段所述分配段内设有条状分隔凸起,所述条状分隔凸起的延伸方向与第三端所述分配段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条状分隔凸起与第三段所述分配段的两槽壁间隔布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段所述分配段上两相对侧壁距所述条状分隔凸起的间距相同,且第三段所述分配段的侧壁与所述条状分隔凸起的间距与第二段所述分配段的宽度相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板体的板面还具有第二冷却液分配区,所述冷却液流场区和所述冷却液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冷却液分配区的两侧;所述第二冷却液分配区结构与所述第一冷却液分配区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冷却液分配区的冷却液分配槽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流场槽连通,所述述第二冷却液分配区的冷却液分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连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配段与至少2个所述冷却液流场槽连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液流场槽的横截面积不小于0.9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1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