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连接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41587.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3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栋;王健;向洪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通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 代理人: | 李照兰 |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凤凰工业园纬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靠背 连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连接机构。包括座连接板、背连接臂以及紧固件;所述座连接板上部的装配孔内铆接有座固定套,所述背连接臂下部的装配孔内铆接有背固定套;所述座固定套与背固定套之间设置有碟簧;所述紧固件包括连接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连接螺栓依次贯穿座固定套、碟簧、背固定套和平垫片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在背连接臂与座连接板的轴向间隙处增加了碟簧与平垫片,即保留了间隙配合的连接方式,又使连接螺栓的连接增加了轴向预紧力Fa,消除了背连接臂在座固定套的间隙内轴向窜动的情况,避免了两个部件或表面相互晃动碰撞发出的噪音,解决了靠背晃动异响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客车座椅是客车的重要功能零部件,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是乘客评价整椅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普通客车座椅为保证靠背角度调整的灵活性,靠背与座骨架连接处普遍采用间隙配合的连接方式。由于间隙的存在,背连接臂会在固定套内轴向方向窜动,使两个部件或表面相互晃动碰撞而发出噪音,严重影响驾乘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连接机构,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连接机构,包括座连接板、背连接臂以及将座连接板与背连接臂连接在一起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连接板上部的装配孔内铆接有座固定套,所述背连接臂下部的装配孔内铆接有背固定套;所述座固定套与背固定套之间设置有碟簧;所述紧固件包括连接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连接螺栓依次贯穿座固定套、碟簧、背固定套和平垫片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背连接臂与座连接板的轴向间隙处增加了碟簧与平垫片,即保留了间隙配合的连接方式,又使连接螺栓的连接增加了轴向预紧力Fa,消除了背连接臂在座固定套的间隙内轴向窜动的情况,避免了两个部件或表面相互晃动碰撞发出的噪音,解决了靠背晃动异响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Fa为轴向预紧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连接机构,包括座连接板2、背连接臂6以及将座连接板2与背连接臂6连接在一起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连接板2上部的装配孔内铆接有座固定套3,所述背连接臂6下部的装配孔内铆接有背固定套5;所述座固定套3与背固定套5之间设置有碟簧4;所述紧固件包括连接螺栓1和锁紧螺母8,所述连接螺栓1依次贯穿座固定套3、碟簧4、背固定套5和平垫片7后通过锁紧螺母8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背连接臂6与座连接板2的轴向间隙处增加了碟簧2与平垫片7,即保留了间隙配合的连接方式,又使连接螺栓的连接增加了一个轴向预紧力Fa,消除了背连接臂在座固定套的间隙内轴向窜动的情况,避免了两个部件或表面相互晃动碰撞发出的噪音,解决了靠背晃动异响的现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另一方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通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通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1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颗粒物粒径谱仪比对校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