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微电场生物效应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0003.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聪;叶达伟;鲁海亮;文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42 | 分类号: | C12M1/42;C12M1/22;C12M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电场 生物 效应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频微电场生物效应试验装置,包括多层培养皿结构、中心棒电极、圆柱面电极及电场波形发生模块,所述圆柱面电极与培养皿中心线同轴,围绕在多层培养皿周围。本实用新型通过同轴圆柱型式的电极在培养皿中产生参数可知的不均匀电场,从而在培养皿的不同区域得到不同参数的电场环境,实现同时进行多组电场参数试验的功能;通过多层培养皿结构,在不同层中培养不同种类的细胞,实现同时进行不同种类细胞试验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效应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频微电场生物效应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研究发现中频微电场具有抑制异常细胞增殖等生物效应,采用中频微电场对人体肿瘤进行辅助治疗,具有安全、不良反应小的优点。现阶段关于中频微电场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需要积累大量试验数据,从而筛选出针对不同种类肿瘤细胞的有效治疗参数范围,另一方面需要快速获取某个特定细胞的最佳治疗参数,以满足不同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需求。其中,中频微电场是指频率10kHz-1MHz,电场强度为1V/cm-3V/cm的电场。
现有的中频微电场试验装置,一套设备仅能同时对一种类型的细胞完成一组参数的试验。因此需要从事相关生物医学试验的研究人员完成大量重复性操作,研究周期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频微电场生物效应试验装置,能够同时进行多组不同细胞种类和不同电场参数的试验,从而大大提高相关研究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中频微电场生物效应试验装置,包括多层培养皿结构、中心棒电极、圆柱面电极及电场波形发生模块,所述中心棒电极、多层培养皿结构和圆柱面电极自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所述电场波形发生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和中心棒电极及圆柱面电极电连接。
进一步的,多层培养皿结构包括若干层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规格相同的培养皿。
进一步的,中心棒电极和圆柱面电极的长度大于多层培养皿结构的高度10cm-20cm,且上下两端各超出培养皿顶面和底面5cm-10cm。
进一步的,中心棒电极的与圆柱面电极的上端面、下端面均齐平。
进一步的,中心棒电极和圆柱面电极均采用紫铜。
进一步的,多层培养皿结构的直径等于圆柱面电极的内径。
进一步的,电场波形发生模块包括任意波形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同轴圆柱型式的电极在培养皿中产生参数可知的不均匀电场,从而在培养皿的不同区域得到不同参数的电场环境,实现同时进行多组电场参数试验的功能。
进一步的,通过多层培养皿结构,在不同层中培养不同种类的细胞,实现同时进行不同种类细胞试验的功能。能够同时进行多组不同细胞种类和不同电场参数的试验,从而大大提高相关研究的效率,并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实现提供基础。
进一步的,棒电极和圆柱面电极的长度大于多层培养皿结构4的高度10cm-20cm,且上下两端各超出培养皿顶面和底面5cm-10cm,避免端部效应的影响,保证培养皿中电场的规律性。
进一步的,中心棒电极与圆柱面电极的上端面、下端面均齐平,便于装置的布置,且避免材料浪费。
进一步的,中心棒电极和圆柱面电极均采用紫铜,紫铜的电导率较高,电场波形畸变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透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未经武汉大学;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0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