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气体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8079.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5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易聪鹏;范诚诚;杨莉;陈智;王根武;王振;魏亚宁;魏煜;姚宇坤;魏德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瑞雅汽车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5 | 分类号: | H01H85/05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气体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气体发生器,包括气体发生器本体,所述气体发生器本体内部设置电极,所述气体发生器本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发热元件;所述连接板与电极连接,实现发热元件的供电。通过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微型气体发生器,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芯片连接,在芯片中集成桥丝,在保证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优化制造工艺,且实现气体发生器的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型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微型气体发生器一般做为熔断器启动器,是主系统或产品的启动装置,一直以来都是消防行业、电路保护及微型气囊上不可缺少的部件,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开关、电气元件保护,在交通运输,消防系统,军工行业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消防领域,建造行业,军工行业等应用时,往往都是做为单独的启动切断装置,而为了与之配合,需要开发相应的控制系统,造价不菲,成本较高。
且目前气体发生器采用桥丝连接电极,桥丝通电发热点燃引燃药,引燃药点燃产气药剂,实现气体发生器的触发。现有桥丝常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电极连接,且桥丝的直径仅有0.025到0.003mm,传统焊接方式容易损坏可靠性不高。因此,现有的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难以得到保证,并且制造工艺亦相对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气体发生器,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芯片连接,在芯片中集成桥丝,在保证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优化制造工艺,且实现气体发生器的智能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型气体发生器,包括气体发生器本体,所述气体发生器本体内部设置电极,所述气体发生器本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发热元件;所述连接板与电极连接,实现发热元件的供电。
本方案中,气体发生器电极间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发热元件,所述连接板与电极连接,实现发热元件的供电。通过采用在连接板上设置发热元件的方式,改变现有技术中,直接将桥丝焊接在电极上,避免在桥丝的焊接过程中损坏桥丝,保证了气体发生器的可靠性,降低了气体发生器的生产难度。
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器本体内部还包括起爆药,所述起爆药与发热元件接触,所述发热元件发热实现起爆药的点燃。
优选的,还包括气体发生剂,所述气体发生剂与所述起爆药相互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为芯片。
在本方案中,采用芯片作为连接板,在芯片上设置发热元件,芯片连接电极,电极在给芯片供电的同时给发热元件供电,发热元件通电发热实现气体发生器的触发。
优选的,所述芯片还设置多个功能模组,所述功能模组可根据需求设置感应、定位、无线传输、无线起爆、延时起爆、定时起爆、储能等多种功能,通过设置功能模组,实现气体发生器的智能化,无需开发相应的控制系统,节约成本。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组包括信号发射模组以及监测模组,所述信号发射模组以及监测模组相互配合实现气体发生器以及环境情况的监控与反馈,通过设置信号发射模组以及监测模组,在气体发生器作用后可用于数据分析等,形成“黑匣子”。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锁定模组,所述锁定模组用于锁定气体发生器,通过设置锁定模组,可有针对性的对气体发生器进行控制,在锁定模组解锁后才能引爆气体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发热元件为桥丝,采用桥丝作为发热元件,结构简单降低了气体发生器的生产成本,其将桥丝设置在芯片上,无需与电极直接连接,降低生产难度,且芯片为桥丝提供支撑,进一步保证了气体发生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瑞雅汽车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瑞雅汽车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8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