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燃烧设备的余热回收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6750.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元康宇(天津)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3G5/46;F23J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任海波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燃烧 设备 余热 回收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燃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催化燃烧设备的余热回收清理装置。一种催化燃烧设备的余热回收清理装置,包括底座、外壳、催化燃烧结构、换热结构和清理结构,外壳安装在底座上,外壳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出气通道中的气体具有燃烧腔的余热,可以加热换热片,进气通道也通过换热片分隔,进气也会被换热片加热,因此进气也会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当需要清理换热结构内部的灰尘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和齿轮转动,同时转轴被导向槽限制,转轴、齿轮、电机和滑台一起沿着导向槽移动,转轴在转动时毛刷也会随之转动,毛刷会清除换热片表面的尘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燃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催化燃烧设备的余热回收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催化燃烧是用催化剂使废气中可燃物质在较低温度下氧化分解的净化方法。所以,催化燃烧又称为催化化学转化。由于催化剂加速了氧化分解的历程,大多数碳氢化合物在300~450℃的温度时,通过催化剂就可以氧化完全。
与热力燃烧法相比,催化燃烧所需的辅助燃料少,能量消耗低,设备设施的体积小。但是,由于使用的催化剂的中毒、催化床层的更换和清洁费用高等问题,影响了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现有的催化燃烧设备通常具有余热回收装置,但是余热回收装置容易积累尘土,尘土会影响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催化燃烧设备的余热回收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催化燃烧设备的余热回收清理装置,包括底座、外壳、催化燃烧结构、换热结构和清理结构,外壳安装在底座上,外壳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外壳内部设有燃烧腔,燃烧腔设有进口和出口,外壳设有滑道,燃烧腔中设有催化燃烧结构和加热装置,催化燃烧结构安装在底座上,换热结构包括具有多个换热片,多个换热片组成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侧壁均设有导向槽,进气口和燃烧腔进口通过进气通道连通,燃烧腔出口和出气口通过出气通道,清理结构包括电机、转轴、齿轮和齿条,电机连接转轴,转轴连接齿轮,齿条沿着导向槽排列,齿轮与齿条啮合,转轴上设有毛刷,电机安装在滑台上,滑台安装在滑道内部,滑道与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排气口设有调压阀,进气口连接空气压缩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换热片由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部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通过进气通道进入燃烧腔进口,加热装置为催化燃烧结构加热,催化燃烧结构进行反应时也会放热,燃烧腔中的空气被加热后通过燃烧腔出口向上进入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中的气体具有燃烧腔的余热,可以加热换热片,进气通道也通过换热片分隔,进气也会被换热片加热,因此进气也会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当需要清理换热结构内部的灰尘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和齿轮转动,同时转轴被导向槽限制,转轴、齿轮、电机和滑台一起沿着导向槽移动,转轴在转动时毛刷也会随之转动,毛刷会清除换热片表面的尘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壳,3.催化燃烧结构,4.进气口,5.排气口,6.燃烧腔,7.进口,8.出口,9.滑道,10.加热装置,11.换热片,12.进气通道,13.出气通道,14.导向槽,15.电机,16.转轴,17.齿轮,18.齿条,19.毛刷,20.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元康宇(天津)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元康宇(天津)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6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