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6477.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4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周鹤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断路器 固封极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中的电容式取能器安全性较差等技术问题。本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包括具有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壳体,绝缘壳体的上端固定有与真空灭弧室上端连接的高压输入端,绝缘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真空灭弧室下端连接的高压输出端,绝缘壳体内嵌设有电容式取能器和金属导电杆,金属导电杆的下端与电容式取能器电连接,高压输入端上连接有导电连接件,在绝缘壳体内设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安装有熔管,熔管的上端与导电连接件连接,熔管的下端与金属导电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通过熔管实现控制电路的电源的短路自动断开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结构和负荷特性日益繁复,为了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常见的电路安全装置是断路器,它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器,当装置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其中,真空断路器极柱是将真空灭弧室和断路器相关的导电零件同时嵌入到环氧树脂或热塑料材料这类容易固话的固体绝缘材料中形成的整体部件,可使断路器尺寸缩小,有利于开关柜小型化,目前,真空断路器的控制电路均由于嵌入设于极柱内的电容式取能器或变压器供电,该电容式取能器或变压器通过铜排线与极柱的输入端相连。
但电容式取能器或变压器直接并始终与极柱的输入端相连,在取电电路出现短路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电路电源通断可调的真空断路器的极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包括具有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的上端固定有与真空灭弧室上端连接的高压输入端,所述绝缘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真空灭弧室下端连接的高压输出端,所述绝缘壳体内嵌设有电容式取能器和金属导电杆,所述金属导电杆的下端与电容式取能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输入端上连接有导电连接件,在绝缘壳体内设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安装有熔管,所述熔管的上端与导电连接件连接,所述熔管的下端与所述的金属导电杆连接。
本固封极柱通过导电连接件、熔管和金属导电杆将高压输入端与电容式取能器之间连通,在发生短路故障时,熔管能够自动开关取电电路,保护用电器件的安全。熔管安装在绝缘壳体内,可以简化熔管的固定方式,保护熔管不受外界影响,提高使用的寿命,且在需要更换熔管时,只要将熔管从安装腔内取出就可以更换,维护非常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中,所述安装腔的上端口设有能够导电的固定衬套,所述固定衬套呈筒状,所述熔管穿设在固定衬套内,且熔管的上端与固定衬套固连。通过螺纹连接能增加熔管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中,所述的固定衬套的上端面为斜面,与绝缘壳体的上表面平齐。避免高压导电部件露在外面,造成不必要的侵蚀。
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中,所述的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杆,第一连接端呈环形且套接在高压输入端上,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端呈环形且贴合固定在固定衬套的上端面。通过这种结构来实现可拆卸连接,在需要更换熔管时,通过拧松螺母实现拆卸更换。
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端通过螺栓与固定衬套连接,在第二连接端上盖有防尘罩。通过设置防尘罩防止雨水灰尘进入安装腔,影响熔管。
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中,所述的安装腔内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安装腔底部和熔管的底部。通过设置弹簧来进行预紧,防止熔管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6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