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墙板用砖坯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5311.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7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信聪;张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巨康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2/14;E04B2/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13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墙板用 砖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坯技术领域,公开了装配式墙板用砖坯,包括呈长方体的砖体,砖体的顶部开有沿着砖体高度方向的减重槽,砖体的一端开有沿着砖体长度方向的钢筋孔,减重槽和钢筋孔均贯穿砖体。本申请中通过在转盘上设置钢筋孔和减重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装配式墙板的砖坯存在材料浪费严重且无法与墙板竖向钢筋形成良好配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装配式墙板用砖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行,装配式结构及建筑体系被广泛应用,其中,由于装配式墙板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刚度大、承载力高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结构中。虽然目前装配式墙板的承载力高且刚度大,但是目前装配式墙板的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例如砌墙用砖坯的重量大、材料浪费严重,运输砖坯时造成的能源浪费严重;同时利用砖坯砌墙时,砖坯无法与墙板竖向钢筋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造成砖坯安装费力且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装配式墙板用砖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装配式墙板的砖坯存在材料浪费严重且无法与墙板竖向钢筋形成良好配合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墙板用砖坯,包括呈长方体的砖体,砖体的顶部开有沿着砖体高度方向的减重槽,砖体的一端开有沿着砖体长度方向的钢筋孔,减重槽和钢筋孔均贯穿砖体。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在砖体上同时开设减重槽和钢筋孔,减重槽沿着砖体的高度方向设置,而钢筋孔沿着砖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减重槽和钢筋孔处于相互垂直的状态,利用本申请中的砖体砌墙时存在如下三种方式:
1.将砖体横向放置,使得砖体的高度方向处于竖直方向,而砖体的长边处于水平状态,此时,可以使墙板的竖向钢筋插入到减重槽中,从而解决砖体无法方便地与现有技术中墙板的竖向钢筋形成良好配合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在砖体的钢筋孔中穿入横向水平设置的钢筋 (以下简称横向钢筋),利用横向钢筋将同一水平面上的砖体连接起来,从而提升墙板的整体强度。
2.将砖体竖向放置,使得砖体的长边处于竖直方向上,并使砖体上开设的钢筋孔与墙板的竖向钢筋配合,同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砖体无法方便地与墙板竖向钢筋良好配合的问题。
3.左右相邻的砖体两块砖体之间,其中一块按照上述方式1放置,而另一块按照上述方式2放置,墙板的多根竖向钢筋分别与相邻两个砖坯上的减重槽和钢筋孔配合,从而形成刚度大且承重力高的墙板。
因此,采用本申请中的砖体,可以与现有技术中墙板的竖向钢筋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从而形成刚度大、承重力强的装配式墙板;同时,由于本申请中的砖体上开设有减重槽和钢筋孔,使得砖体的重量减轻,所耗费的原料减少,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运输能源,实现节能环保的作用;而且砖体的重量减轻,在利用砖体砌墙时更加省力和便捷。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钢筋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有钢筋孔沿着砖体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布。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钢筋孔,当利用上述方式1进行砌墙时,可以在由砖体砌成的装配式墙板上穿设多根横向钢筋,同时在上下两层砖体的横向钢筋之间固定钢板等连接件,从而使得上下两侧砖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墙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砖体顶部开有沿着砖体高度方向贯穿砖体的保温槽,所述保温槽位于砖体中部位置。
本方案中,通过在砖体上靠近中部位置设置保温槽,当利用砖体砌墙后,保温槽是位于墙体中部位置的,由墙体的两个墙面到保温槽的距离相等,从而使得墙体的两个墙面之间热传递更慢,提升墙体的保温功能,从而在利用砖体砌成墙板后,使墙板获得良好的保温效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减重槽的数量为若干,若干减重槽位于保温槽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巨康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巨康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5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