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变送器带密道设计的铅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34849.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曾勇;杨小华;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海荣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变送器 带密道 设计 | ||
1.一种应用于变送器带密道设计的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头下防护板(1),所述表头下防护板(1)的防护面侧设置有呈盲筒状的表头防护筒(3);所述表头防护筒(3)远离所述表头下防护板(1)的端部设置有表头上防护板(7),二者同轴设置;
所述表头下防护板(1)的防护面开有凹槽,该表头下防护板(1)凹槽与所述表头防护筒(3)的筒底部抵接围成第一转接电路板(2)腔室;所述表头防护筒(3)与所述表头上防护板(7)围成主电路板腔室;
所述表头下防护板(1)凹槽底部开有过第一过孔,所述表头防护筒(3)筒底部开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第二过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过孔、第一转接电路板(2)腔室、第二过孔、主电路板腔室相通,且所述第一过孔、转接电路板腔室、第二过孔的路径形成变送器密道,所述表头下防护板(1)、表头防护筒(3)和表头上防护板(7)均采用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变送器带密道设计的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设置在所述表头下防护板(1)凹槽边缘处,所述第二过孔正投影落入所述表头下防护板(1)凹槽底部,该第二过孔正投影置于离所述第一过孔最远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变送器带密道设计的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腔室内放置有呈筒状的表面内撑筒(4),该表面内撑筒(4)的结构形状与所述表头防护筒(3)内部结构形状相适应,所述表面内撑筒(4)顶部盖设有表头内撑板(6),该表头内撑板(6)与所述表面内撑筒(4)围成所述主电路板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变送器带密道设计的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2)腔室内有第一转接电路板(2),所述主电路板腔室设置有至少一块主电路板(5);该主电路板由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2)的输入线路经第一过孔进入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2)腔室与该第一转接电路板(2)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2)的输出线路经第二过孔进入所述主电路板腔室与所述主电路板(5)连接;
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2)的输入线、第一转接电路板(2)、第一转接电路板(2)的输出线路的布置路径为所述变送器密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变送器带密道设计的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头下防护板(1)的凹槽侧壁设置有安装台阶,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2)设置在所述安装台阶上并经螺钉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变送器带密道设计的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头上防护板(7)的内置面上形成一圈凸起部,该凸起部大小与所述表头防护筒(3)筒孔大小相适应;所述表头上防护板(7)的外置面上形成一圈凹陷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变送器带密道设计的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头下防护板(1)、表头防护筒(3)和表头上防护板(7)通过铅盒外部的表头端盖和表头后盖进行固定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48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换连接头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调节式口罩耳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