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气罐用消音装置及储气罐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27102.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8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泰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F17C1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气罐 消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储气罐用消音装置及储气罐,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的消音组件;所述壳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由壳体形成的用于放置消音组件的内部空间;所述消音组件包括若干个隔板,相邻两隔板间设置有消音筒,所述消音筒与所述隔板接触的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消音筒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气罐用消音装置使得高速气流通过一层层隔板逐级消耗能量,逐级膨胀,形成涡流减缓冲击速度,到消音器后端排出的时候冲击力大大降低,降噪效果显著,可有效去除管道产生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储气罐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气罐用消音装置及储气罐。
背景技术
气流在管道或罐体中输送时,因本身的流速比较快、压力比较大,在管道运行时因振动、内部介质流动摩擦、碰撞和扰动从而产生噪音,目前常用的消音技术基本都是采用隔声、吸声与隔振等方法来实现,隔振形式是在由振源至有关结构的振动能量传递路径中加入一些环节,这些环节可硬可软,能够改变振源与受体之间的机械阻抗,增大接合部位的耦合损耗能力,将大部分振动能量反射回去,并消耗掉由振源传来的部分振动能量,从而使不希望产生振动的结构不振或振动很小,由此结构产生的噪声也得到了控制。
现有大型设备在气流输送时,基本都是采用隔声或吸声或二者皆有的方式降低噪音,也有采取减短输送管道和增加支架固定管路的方式,目的在于降低大型设备的管道及罐体噪音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CN107606473A公开了一种电厂用储气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设有排气管,还包括一中空的消音壳,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消音壳内,所述排气管延伸至消音壳内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且排气管延伸至消音壳内的一端封闭,所述消音壳的相对侧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消音壳内,另一端延伸至消音壳外,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消音壳内的一端封闭,且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消音壳内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该装置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上述专利仅在出气口处设置一个消音壳,通过连个带有出气孔的管道进行消音,效果较差,达不到对大型储气罐进行消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气罐用消音装置,通过在装置内设置若干个隔板,相邻两隔板间设置有消音筒,且消音筒与隔板接触的两端为开口结构,同时在消音筒和隔板上分别设置通气孔,使得高速气流通过一层层隔板逐级消耗能量,减缓冲击速度,到消音器后端排出的时候冲击力大大降低,有效降低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储气罐用消音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的消音组件;所述壳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由壳体形成的用于放置消音组件的内部空间;所述消音组件包括若干个隔板,相邻两隔板间设置有消音筒,所述消音筒与所述隔板接触的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消音筒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二通气孔,使得高速气流逐级通过隔板和消音筒后,能量逐渐消耗,降噪效果显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气罐用消音装置中,所述消音筒为直径逐渐缩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扩口端朝向出气口方向,所述喇叭状结构的缩口端朝向进气口方向,设置成喇叭状结构可以使气流在经过隔板消耗能量后,进入喇叭状消音筒后突然膨胀,形成涡流减缓冲击速度,使得气流的冲击力逐渐降低,噪音减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气罐用消音装置中,所述隔板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流通过孔,所述气流通过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直径,中间设置气流通过孔,部分气流可以直线通过,用于保留气流部分能量,防止后端气流压力不足,造成压力骤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气罐用消音装置中,所述壳体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隔板设置方向与所述圆柱状结构的轴向相垂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气罐用消音装置中,所述壳体出气口处设置有吸音棉,用于进一步降低气流通过产生的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泰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泰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7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