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负离子发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25923.4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6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斌;林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市优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F24F8/24;F24F8/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恩华 |
| 地址: | 52909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负 离子 发生器 组件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正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壳体中间设有第一开口,壳体两侧分别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电极,第一电极设于第一连接部内;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于第二连接部内;第一介质阻挡层,第一介质阻挡层设于第一连接部内,第一介质阻挡层与第一电极连接;金属丝网,金属丝网为网格状,金属丝网设于壳体内并覆盖第一开口,金属丝网分别与第一介质阻挡层和第二电极连接。正负离子发生器采用叶片式的设计,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产生高压电流,通过第一介质阻挡层,在金属丝网上实现介质阻挡放电,金属丝网极大地扩大了放电面积,能够提高释放离子的效率,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有的甚至存在异味,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空气净化对杀菌、除尘、除臭以及消除异味、改善空气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离子发生器是一种生成正负离子的装置,其可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介质阻挡放电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非平衡态气体放电,又称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或无声放电,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离子簇与空气中的浮游菌相遇产生电流,细胞核被电流破坏杀灭,达到分解空气中的TVOC(有机化合物如甲醛,氨,苯,异味)等,有效抑制和杀死空气中漂浮的细菌,并能降低PM2.5(可吸入颗粒物),从而达到对室内空气的消毒作用。相关技术中的离子发生器放电范围有限,无法有效提高释放离子的效率,导致空气净化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释放离子的效率,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正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间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壳体两侧分别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内;第一介质阻挡层,所述第一介质阻挡层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所述第一介质阻挡层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为网格状,所述金属丝网设于所述壳体内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金属丝网分别与所述第一介质阻挡层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负离子发生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负离子发生器,采用叶片式的设计,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产生高压电流,通过第一介质阻挡层,在金属丝网上实现介质阻挡放电,金属丝网极大地扩大了放电面积,能够提高释放离子的效率,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金属丝网有两层,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于两层所述金属丝网之间,所述金属板内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金属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金属板与所述金属丝网之间设有第二介质阻挡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并为所述第一电极提供高压交流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包裹有绝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壳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塑料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条形限位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正负离子发生器组件,包括多个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述的正负离子发生器,还包括组装件,所述组装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市优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市优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5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