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分离排屑机构的下模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23932.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4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荣;童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三立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1/01 |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陈宁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分离 机构 下模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分离排屑机构的下模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等间距设置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底板,且所述底板由固定柱夹持;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隔板,且两两隔板构成隔间;所述隔间内设置有滑道;所述隔板上方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两侧开设有用于安装升降柱的凹口和用于安装定位柱的卡口;所述下模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排料口,使加工废屑穿过排料口,落入滑道内。本申请通过设置隔间,并在隔间内设置滑道,能够快速收集加工废屑,并对加工废屑分类,减少了后续处理,节省了后续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分离排屑机构的下模座。
背景技术
在对金属模具加工时,往往需要切割等方式的作业,而切割后的废屑往往会散落在加工机构的四周,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严重时会影响加工件的加工。在加工之后,往往需要人工手持刷子等清洁工具进行清洁,拖慢了加工效率。因此,需要一款能够自动排屑的模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离排屑机构的下模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具有分离排屑机构的下模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等间距设置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底板,且所述底板由固定柱夹持;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隔板,且两两隔板构成隔间;所述隔间内设置有滑道;所述隔板上方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两侧开设有用于安装升降柱的凹口和用于安装定位柱的卡口;所述下模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排料口,使加工废屑穿过排料口,落入滑道内。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呈凸字型,所述固定柱卡合于固定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柱包括位于固定槽内的卡合部和位于固定槽外的抵接部;每两个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同一固定槽内,且两个所述固定柱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并通过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底板。
优选的是,所述滑道为两个滑道单元拼接呈人字型。
优选的是,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六个,且两两隔板之间构成五个隔间。
优选的是,所述底板呈矩形,且四角设置有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通过设置隔间,并在隔间内设置滑道,能够快速收集加工废屑,并对加工废屑分类,减少了后续处理,节省了后续加工成本。
2、本申请通过固定槽内设置固定柱,将两个固定柱夹持底板,从而固定底板的前后方向,即能够达到快速更换底板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分离排屑机构的下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分离排屑机构的下模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分离排屑机构的下模座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底座,2-固定槽,3-固定柱,301-卡合部,302-抵接部,4-底板,5-隔板,6-隔间,7-滑道,8-下模板,9-排料口,10-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三立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三立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39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