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EL黑斑的离子气流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23164.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雪;马文龙;张久朝;李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宁苏民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H01L31/18;H05F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el 黑斑 离子 气流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EL黑斑的离子气流发生装置,设置于扩散退火炉出口端,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在传输线两侧的离子气流发生装置,与传输线平行设置;离子气流发生装置包括管状的壳体,壳体的一端为密封端,另一端接入压缩气体和高压电源;沿着管长方向所述壳体的表面等距离的开设若干个吹气孔,安装时吹气孔朝向所述传输线的一侧安装;在壳体内部还包括等距离设置的若干个离子针,离子针采用并联的方式与高压电源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将空气周围的空气电离成正离子和负离子,并压缩气体将这些离子吹向石英舟上的硅片,将硅片表面极性相反的离子吸引中和,从而使电池片相互分离,减少电池片间互相吸附接触以及因静电作用吸附的细微灰尘颗粒导致的EL黑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电池制造辅助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EL黑斑的离子气流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EL(Electroluminescence 电致发光)黑斑是指电池片在EL测试时,显现出来的黑色斑状不良。EL 黑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加工过程中表面带有静电的硅片从扩散机台中流出后,由于静电的作用会吸附车间中悬浮颗粒,在后期的显现过程中手所吸附在电池表面的悬浮颗粒的影响,产生相应的黑斑。即便现在车间的洁净度很高,但是并不能达到完全无尘的状态,不可避免的产生EL黑斑。另一方面静电的作用能够使得石英舟上的硅片相互吸引接触,产生EL黑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善EL黑斑的离子气流发生装置。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善EL黑斑的离子气流发生装置,设置于扩散退火炉出口端,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在传输线两侧的离子气流发生装置,与传输线平行设置;所述离子气流发生装置包括管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密封端,另一端接入压缩气体和高压电源;沿着管长方向所述壳体的表面等距离的开设若干个吹气孔,安装时,所述吹气孔朝向所述传输线的一侧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还包括等距离设置的若干个离子针3,所述的离子针采用并联的方式与高压电源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个所述吹气孔的间距为相邻的两个所述离子针间距的两倍,任一所述吹气孔的两侧对称的设置了两个所述离子针,所述离子针与最接近的所述吹气孔的距离为相邻两个所述离子针间距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气孔的间距控制在40-60mm,所述吹气孔的孔径为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气孔和所述离子针设置在偏离所述壳体两端端口的位置的有效区域,所述有效区域占所述壳体总长度的80%-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管长不低于550mm,内径为18-2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高压变压器,用于将220V的电源转化为高于7kV的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变压器采用的RW403A变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密封端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将空气周围的空气电离成正离子和负离子,并压缩气体将这些离子吹向石英舟上的硅片,将硅片表面极性相反的离子吸引中和,从而使电池片相互分离,减少电池片间互相吸附接触以及因静电作用吸附的细微灰尘颗粒导致的EL黑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吹气孔,3-离子针,4-连接件,5-压缩气体,6-高压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宁苏民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阜宁苏民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3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