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22022.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8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纪忠;杨雪虎;宋文超;唐庆龙;王小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忠超瑞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杨艳珊 |
| 地址: | 163712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可持续 热风 保温 装置 用电 防爆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涉及加热箱技术领域。所述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管,加热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出气管,且出气管和进气管远离加热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与加热箱连接,且加热机构包括接线孔、接线盒和电加热管,所述加热箱的外表面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多个接线盒,接线盒上开设有接线孔,且接线盒的下表面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加热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具有使用灵活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
背景技术
在油田井口作业工程中,有时需要通过热风对特定的设备进行保温解冻,防爆加热箱可以和风机配合使用,通过防爆加热箱可以对风机吹出的气体进行加热。
现有的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在使用时,其中的加热管为统一设计,不能进行分组,使得多个加热管只能同时加热,装置使用的灵活性不足,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影响装置的实用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灵活性高的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管,加热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出气管,且出气管和进气管远离加热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与加热箱连接,且加热机构包括接线孔、接线盒和电加热管,所述加热箱的外表面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多个接线盒,接线盒上开设有接线孔,且接线盒的下表面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加热管,电加热管贯穿加热箱设置,且电加热管的加热段位于加热箱内。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加热箱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电加热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包括外箱体、隔热层和内箱体,所述外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内箱体,内箱体与外箱体形成隔热仓,隔热仓内填充有隔热层;其中出气管和进气管分别与内箱体的两端连接,且电加热管的加热段位于内箱体内。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测量其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计,且加热箱的外表面安装有用于测量其内部温度的第二温度计。
优选的,所述外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底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加热管可以分成多组,每组电加热管可根据需要进行工作,从而可以实现单组加热,也可以实现多组同时加热,同时每组电加热管的温度可调节高低,增加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箱为双层设计,减小内箱体内热量意外散失的几率,同时隔热层为陶瓷纤维毯,且通过隔热层减小内箱体内外的热量交换,进一步减小内箱体内热量意外散失的几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温度计可以对加热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且通过第一温度计可以对出气管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准确的了解加热温度以及出气温度,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可持续热风保温装置用电力防爆加热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加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忠超瑞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忠超瑞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2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