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鼓形齿联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15080.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1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付聪;廉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恒科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1/04 | 分类号: | F16D1/04;F16J15/10;F16N3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汪镇 |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鼓形齿 联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领域,具体涉及新型鼓型齿联轴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内套筒一和外套筒一,互相连接的的内套筒二和外套筒二,所述的外套筒二的凸缘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螺栓,外套筒一的凸缘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孔,外套筒二的凸缘上且位于螺栓的外部设置有环形挡圈,外套筒一的凸缘上开设有凹槽,外套筒一和内套筒一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一,外套筒二和内套筒二的外部也设置有防护罩二,内套筒一和外套筒一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内套筒二和外套筒二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用来解决现有的鼓型齿联轴器在使用的时候会有漏油现象的产生,不能对漏油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领域,具体涉及新型鼓形齿联轴器。
背景技术
鼓形齿联轴器是利用内外套筒的齿啮合来实现两半联轴器间的扭矩和旋转运动的传递,两个内套筒通过键与轴连接,两个外套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在工作的时候,会造成齿面的磨损,因此,需要在良好的润滑和密封的状态下进行,使用的时候会有漏油的现象产生,这样容易造成浪费同时联轴器转动会使漏出的油飞溅,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鼓型齿联轴器,用来解决现有的鼓型齿联轴器在使用的时候会有漏油现象的产生,不能对漏油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型鼓形齿联轴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内套筒一和外套筒一,互相连接的的内套筒二和外套筒二,所述的外套筒二的凸缘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螺栓,外套筒一的凸缘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孔,外套筒二的凸缘上且位于螺栓的外部设置有环形挡圈,外套筒一的凸缘上开设有凹槽,外套筒一和内套筒一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一,外套筒二和内套筒二的外部也设置有防护罩二,内套筒一和外套筒一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内套筒二和外套筒二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外套筒一的长度大于内套筒一的长度,外套筒二的长度大于内套筒二的长度。
所述的凹槽与环形挡圈相配合。
所述的防护罩一与防护罩二上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的底部为锥形出口。
所述的外套筒一和内套筒一上的周向均开设有挡油槽一,外套筒二和内套筒二上的周向均开设有挡油槽二。
所述的挡油槽一内均设置有橡胶圈,挡油槽二内也设置有橡胶圈。
所述的防护罩一包括筒体一,筒体一的两端设置有端盖一,两端的端盖一分别设置在外套筒一和内套筒一上的挡油槽一上。
所述的防护罩一与防护罩二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装置的外套筒二的凸缘上固定连接有螺栓,这样再进行装配的时候螺栓直接安装进连接孔内,提高装配效率;挡圈与凹槽相配合,挡圈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灰尘进入提高润滑效果;密封圈防止漏油;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防止漏油的时候,造成油的飞溅,将漏的油收集起来,然后可以回收进行利用;挡油槽一和挡油槽二内均设置有橡胶圈,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分别设置在挡油槽一和挡油槽二上,防止油从防护罩内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内套筒一与外套筒一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内套筒二与外套筒二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外套筒一的侧视图。
图5为防护罩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防护罩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恒科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恒科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5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钢带卷散开的钢带放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多模块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