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距离线性聚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14800.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0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钟超;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4;F21V19/00;F21Y115/10;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距离 线性 聚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距离线性聚光装置,包括沿着出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聚光透镜、柱面透镜;所述光源,设置有多个,沿着X轴方向排列;所述聚光透镜,设置有多个,沿着X轴方向排列并与所述光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柱面透镜,沿着X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聚光透镜对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光源设置于聚光透镜焦距范围内,光线经过聚光透镜聚焦后其像点位于光源左侧,拉远了像点与柱面透镜的距离,使进入柱面透镜的光线发散角变小,同时聚光透镜增强了相邻光源之间的互补效应,光线经过柱面透镜折射后,光线沿X轴方向拓展,减少了目标照明两端无效部分的光照,增强了光照效果,有效延长了光线照射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其具体涉及一种远距离线性聚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在各个行业应用中更为广泛。在一些高危、高温等恶劣环境下的项目检测中,例如钢铁厂的钢铁裂纹检测,炉窑高温,人员无法近距离靠近,必须远距离实施机器视觉检测,此外,还有一些远距离检测项目如铁路铁轨在线检测等。这些检测项目都会用到线扫检测方式,采用线性聚光装置通过采用条状圆棒透镜实现线性聚光效果。
现有的线性聚光装置通常是将LED水平阵列排布在PCB板上,LED启动发光,光线直接通过聚光棒将光线汇聚至聚焦点位置,以达到线性聚光目的,此类聚光方式适合近距离照射,工作距离越近,光照强度会越高,但工作距离要求稍微远一点的话,就会超出聚光棒的焦距,导致无法聚焦,此时只能将LED与聚光棒之间距离拉远,使聚焦点稍微更远些,但由于大功率LED本身发射角的特性,一般大功率LED发射角在60°左右,当LED与聚光棒距离拉远后,透过聚光棒的光线极少,光利用率极低,并有可能出现光线无法汇聚情况。
因此,现有技术对近距离照射时聚光效果比较好,即工作距离普遍在300mm以内使用,当光照距离超过300mm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加大聚光棒直径,拉高聚光棒到LED之间的距离,如此光的利用率会极低,而且光源照射工作距离最高也只能达到1米左右,当项目要求检测距离比较远时,目前此类线性光源往往会出现无法聚光或亮度无法满足应用的现象,目前行业内,对于这类远距离线性检测光源,市场处于空白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距离线性聚光装置,其光源有效检测距离最高可达到7米,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传统线性光源无法远距离检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距离线性聚光装置,包括沿着出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聚光透镜、柱面透镜;
所述光源,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源沿着X轴方向排列;
所述聚光透镜,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聚光透镜沿着X轴方向排列并与所述所述光源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柱面透镜,沿着X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聚光透镜对应;
其中,所述光源与所述聚光透镜的距离小于所述聚光透镜(2)的焦距。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光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光源、聚光透镜和柱面透镜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底板;多个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底板并沿着所述底板呈线性阵列排布;相邻的所述光源之间设置有隔板,多个所述聚光透镜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并呈线性阵列排布;所述柱面透镜安装在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为LED、日光灯或激光二极管。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聚光透镜。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透镜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4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