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壳管式换热器防振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14539.4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9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元;谢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年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管式 换热器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管式换热器防振加固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其内的换热芯体,壳体内上下侧设有横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在双侧设有固定连接板与换热芯体连接,固定连接板底侧与壳体接触固定,顶部设有接触盘,壳体上侧设有固定端,固定杆穿过固定端锁紧固定后作用于接触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合理,通过芯体固定板固定芯体,底侧抵住壳体,顶侧被设有在壳体上顶杆顶住限位,实现换热芯体的固定,保证芯体不会在运输过程中破裂,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壳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管式换热器防振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一种常用的换热器,使用极为广泛,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等特点,且能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使用。
但是,目前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芯体插入壳体后,其芯体连接的折流板与壳体之间存在5-10mm的间隙,且无法避免,由于该间隙的存在,管壳式换热器在运输过程中芯体容易受损,影响后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壳管式换热器防振加固结构,结构简洁合理,通过芯体固定板固定芯体,底侧抵住壳体,顶侧被设有在壳体上顶杆顶住限位,实现换热芯体的固定,保证芯体不会在运输过程中破裂,安全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壳管式换热器防振加固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其内的换热芯体,壳体内上下侧设有横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在双侧设有固定连接板与换热芯体连接,固定连接板底侧与壳体接触固定,顶部设有接触盘,壳体上侧设有固定端,固定杆穿过固定端锁紧固定后作用于接触盘。
进一步地,固定端包括上侧的隐藏平台部和中心贯通的连接孔,连接孔内壁上设有螺纹。
进一步地,固定杆包括上下设置的螺纹连接端和金属顶杆。
进一步地,金属顶杆直径小于螺纹连接端直径。
进一步地,隐藏平台部上侧设有一密封堵头。
进一步地,横向支撑杆上下交错分布的设有折流板与换热芯体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合理,通过芯体固定板固定芯体,底侧抵住壳体,顶侧被设有在壳体上顶杆顶住限位,实现换热芯体的固定,保证芯体不会在运输过程中破裂,安全性高,防振效果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端与固定杆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防振加固结构,如图1和2所示,括壳体1和设置于其内的换热芯体2,壳体1内上下侧设有横向支撑杆3。
横向支撑杆3上下交错分布的设有折流板8与换热芯体2连接。
在防振加固结构上,横向支撑杆3在双侧设有固定连接板4与换热芯体2连接。
具体的,固定连接板4底侧与壳体1接触固定,顶部设有接触盘41,壳体1上侧设有固定端5,固定杆6穿过固定端5锁紧固定后作用于接触盘41。
固定杆顶住接触盘41,而固定杆本身在壳体1上侧与壳体固定,从而芯体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固定状态。
继续参照附图2,在固定端的设置上,包括上侧的隐藏平台部51和中心贯通的连接孔52,连接孔52内壁上设有螺纹521。
隐藏平台部51上侧设有一密封堵头7,保证壳体的密封。
连接孔52用于固定杆的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年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年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4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透镜及支架一体散热COB货车边灯
- 下一篇:一种高效油冷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