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蒽环类药物制备用混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12987.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7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矫玉成;李绪振;邱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印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林潮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类药物 制备 用混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蒽环类药物制备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顶部中间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底部向下贯穿混料桶的顶部,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液压器,所述混料桶的底部中间通过弹簧和第一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棒且搅拌棒向前贯穿混料桶的后端并延伸至出料口,所述搅拌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板。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液压器和弹簧的作用,混料桶中的物料会前后运动,再利用电机和搅拌板,使得物料在混料桶中前后运动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混合,避免混料不均的情况,并提高混料速率,进而提高产量,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蒽环类药物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蒽环类药物制备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和阿克拉霉素等广泛地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胃癌、软组织肉瘤和卵巢癌等,蒽环类药物可以与其他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通常是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蒽环类药物的抗瘤谱广,抗瘤作用强,疗效确切,不可或缺,但是可以引起脱发、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针对骨髓抑制可采用造血刺激因子进行防治,而心脏毒性是蒽环类药物最严重的毒副作用。
目前用于蒽环类药物制备的混料装置普遍面临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而且混合速率较为缓慢,影响生产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蒽环类药物制备用混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蒽环类药物制备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顶部中间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底部向下贯穿混料桶的顶部,所述混料桶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且进料漏斗的底部和进料口相对应,所述混料桶的前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混料桶的前端螺纹连接有桶盖,所述桶盖的前端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混料桶的底部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液压器,所述混料桶的底部中间通过弹簧和第一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棒且搅拌棒向前贯穿混料桶的后端并延伸至出料口,所述搅拌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左右侧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搅拌板的前后端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形状为圆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手柄的前端均设置有防滑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桶盖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液压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底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形状为圆弧形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凹槽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圈的材质是橡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印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印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2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桑蚕饲养盒
- 下一篇:一种蒽环类药物制备用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