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水质监测和处理功能的智能水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12830.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8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交兵;曲桂楠;杨磊;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施特劳斯水设备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12 | 分类号: | G01F15/12;G01F15/0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艳珍 |
地址: | 266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水质 监测 处理 功能 智能水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水质监测和处理功能的智能水表,包括:前级主管路,其与外部管网连接,前级主管路中设置有计量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后级主管路,其与用水终端连接;中间管路,其包括:第一支路,第一支路中设置有第一阀,第一支路的进水端与前级主管路连接,第一支路的出水端与后级主管路连接;第二支路,第二支路中设置有第一处理模块以及第二阀,第二支路的进水端与前级主管路连接,第二支路的出水端与后级主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表,结构简单,成本低,保证用水终端的所有用水点的用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水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水质监测和处理功能的智能水表。
背景技术
居民用水一般是自来水厂把处理的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管网输送到用户终端,自来水容易受到有机物污染(细菌和病毒)以及消毒时氯超标,导致自来水不合格,一旦饮入人体内,将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目前用户较多选择在家庭安装净水设备用于出去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净水设备成本较高,且一般不设置在自来水总管路上,导致只有部分用水点才会有净水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水终端的总水管路中水质污染无法检测以及处理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水质监测和处理功能的智能水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水质监测和处理功能的智能水表,包括:
前级主管路,其与外部管网连接,所述前级主管路中设置有计量模块、第一检测模块;
后级主管路,其与用水终端连接;
中间管路,其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中设置有第一阀,所述第一支路的进水端与所述前级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出水端与所述后级主管路连接;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中设置有第一处理模块以及第二阀,所述第二支路的进水端与所述前级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出水端与所述后级主管路连接;
控制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一阀以及第二阀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阀和第二阀的开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前级主管路中还设置有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中间管路还包括:
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中设置有第二处理模块以及第三阀,所述第三支路的进水端与所述前级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支路的出水端与所述后级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三阀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阀的开闭状态受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路的出水端的其中一路通过第四阀与所述后级主管路连接,所述第四阀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上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路的出水端的另外一路通过第五阀连接在所述第三阀和第二处理模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TOC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为紫外杀菌模块,或者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为余氯检测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为活性炭过滤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TOC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为紫外杀菌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为余氯检测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为活性炭过滤模块;
或者,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余氯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为活性炭过滤模块;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为TOC检测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为紫外杀菌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施特劳斯水设备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施特劳斯水设备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2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集鼻咽样本、抗原检测为一体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钛棒校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