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的精准注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11245.6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1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朱焰;刘爱森;叶渊;范来;耿亚鑫;汤晨;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染 场地 原位 修复 精准 注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的精准注入系统,包括药剂搅拌桶、注浆泵及多根注浆外管和注浆内管,多根注浆外管呈间隔固定置于地下并延伸至地下土壤污染区域,且在注浆外管的管壁上自上而下周向开设有多个注入孔,注浆内管设置在注浆外管内,注浆内管的下部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注浆筛孔,注浆泵连通药剂搅拌桶和各个注浆内管,注浆内管可沿注浆外管上下移动,用于对不同污染深度的地层进行定向注药。本实用新型可将药剂浆液注入到污染土壤地层中,实现精准注入,适合处理粉土、砂土、粘土等各种土层,注入点位的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相比高压旋喷注入,药剂节省20%‑30%,同时确保污染土壤的每一个角落均能得到有效的修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的精准注入系统。
背景技术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是指将修复药剂有效输送到地下环境中,与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充分接触混合后,氧化分解污染物。目前,在工程实施中,原位化学氧化药剂的注入方式主要包括高压旋喷注入、建井注入、Geoprobe注入等。
建井注入主要适用于中高渗透的地层,修复效果受场地影响较大,同时需要大量建井和投入大量隔膜泵、溶配药等设备。Geoprobe直推注入的主要设备是Geoprobe钻机,注入效率低、适用性受地层和注入深度限制,影响半径也偏小。以上两种注入方式应用相对较少。
高压旋喷注入应用较广泛,高压旋喷设备将带喷嘴的注入管在喷射的同时向上提升,高压液流和气流对土体进行切割搅拌,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氧化分解污染物。高压旋喷注入的注入压力大(20-30Mpa),操作安全性需加强;注入精度差,某些区域不易注入到位,需多次注入;注入时返浆现象较多,药剂有效利用率低,药剂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的精准注入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将药剂浆液注入到污染土壤地层中,实现精准注入,适合处理粉土、砂土、粘土等多种土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的精准注入系统,药剂搅拌桶、注浆泵及多根注浆外管和注浆内管,多根所述注浆外管呈间隔固定置于地下并延伸至地下土壤污染区域,且在所述注浆外管的管壁上自上而下周向开设有多个与各层土壤相连通的注入孔,所述注浆内管设置在所述注浆外管内,所述注浆内管的下部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注浆筛孔,所述注浆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药剂搅拌桶连通,其输出端通过一输药软管与各个所述注浆内管连通,用于将所述药剂搅拌桶内的药剂压注到地层中;所述注浆内管可沿所述注浆外管上下移动,用于对不同污染深度的地层进行定向注药。
所述注浆外管和注浆内管上端位于地面以上,所述注浆外管的下端设有锥形堵头,所述注浆外管深入到土壤需要修复深度以下至少500mm,所述注浆内管的下端封闭。
所述注浆内管外侧设有至少两组橡胶密封圈,其中最上方的一组所述橡胶密封圈将所述注浆内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位于下部的所述注浆内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注浆筛孔,最下方的一组所述橡胶密封圈位于所述注浆内管底部上沿,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外径与所述注浆外管的内径相匹配,内径与所述注浆内管的外径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注浆筛孔在所述注浆内管的侧壁上呈三角状布设。
每个所述注入孔的外侧设有橡胶套,注浆时,所述注浆外管内的浆液压力将所述注入孔外的所述橡胶套冲开,浆液进入土壤,所述注浆外管外压力大于管内时,所述注入孔外的所述橡胶套自动闭合。
所述药剂搅拌桶内设有配制药剂的搅拌器和控制注药量的液位计。
所述药剂搅拌桶包括串联设置的两个,第一个所述药剂搅拌桶的出口与第二个所述药剂搅拌桶的进口连通,且在两个所述药剂搅拌桶的出口管路上均设有注浆泵、压力表和单向阀,所述注浆泵靠近所述药剂搅拌桶出口设置,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注浆泵和所述单向阀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1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矿用具有防偏移机构的采矿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吸附碳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