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脖式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08446.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2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洪嘉汉;冯志恒;戴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5/16;F04D29/00;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李青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脖式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脖式风扇,包括用于挂戴在佩戴者颈部的支架和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于支架的两个端部的两个送风单元。送风单元包括进风口、设有导风片的出风口和风机,风机设于送风单元的内部空间。两个送风单元的第一端部分别通过旋转构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支架的端部,旋转构件包括:扣合凹槽(沿支架的端部的外周向内部凹陷形成)和扣合凸部(沿所述送风单元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内周向内部突出形成,以扣合于所述扣合凹槽内)。通过旋转构件和可转动导风片的拨动滑轮,可以自由地调节出风方向。同时,送风单元端面上还设有发光部,可以提供光源。此外,支架和送风单元内部设有互相连通的收容空间,其中包含静电雾化部,具有净化空气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脖式风扇。
背景技术
在当今便携式风扇的技术领域中,挂脖式风扇(或称脖戴扇等)逐渐被消费者所熟悉,挂脖式风扇的出现解决了手持风扇带来的活动局限性,特别是当佩戴者处于阅读、运动、工作等情况下,挂脖式风扇可以解放佩戴者的双手,即不需要手持风扇也可以随时随地得以享受纳凉。例如图1中所示的中国专利CN202020591266.9为本领域通常设计的挂脖式风扇,其设有:用于佩戴在佩戴者颈部或附近位置的颈挂部支架101,设于颈挂部支架101上的出风口201,设于颈挂部支架101端部的进风口301,以及设于内部的风机等。
然而,这样的挂脖式风扇通过固定的出风口吹风,佩戴者无法调节风向集中至脸部、颈部或头发位置,对佩戴者来说纳凉效果不佳。另外,这样的挂脖式风扇仅有送风功能,功能单一,在日常使用中不能满足佩戴者多方面不同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挂脖式风扇,通过其旋转构件的设置可以实现出风风向的调节。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脖式风扇,包括挂戴在佩戴者颈部的支架和两个送风单元,送风单元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机,其中风机设于送风单元的内部空间,两个送风单元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于支架的两个端部。每个送风单元的第一端部通过旋转构件可旋转地连接到支架的端部,其中旋转构件包括扣合凹槽和扣合凸部。扣合凹槽是沿支架的端部的外周向内部凹陷形成的。扣合凸部是沿送风单元的第一端部的内周向内部突出形成的,以扣合于扣合凹槽内。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送风单元包括:送风单元背面,在佩戴状态下面向并贴近佩戴者;送风单元正面,与送风单元背面相对;两个送风单元侧面,相夹设置在送风单元背面与送风单元正面之间;送风单元端面,位于送风单元的第二端部并且通过送风单元背面、送风单元正面和送风单元侧面的边缘彼此连接而形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送风单元侧面各自沿与其连接的支架的端部的延伸方向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进风口分别设于两个送风单元侧面上,并且出风口设于送风单元正面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其中一个送风单元的送风单元端面上设置有发光部并且另一个送风单元的送风单元端面上设置有控制按钮。
根据一个实施例,出风口设有:调整出风口出风方向的导风片。
根据一个实施例,导风片连接拨动滑轮,拨动滑轮通过被佩戴者拨动而旋转。
根据一个实施例,支架及送风单元的内部设有互相连通的收容空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收容空间内设有静电雾化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风机为多翼片式离心风机。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08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