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成型的漏泄同轴电缆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03076.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4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宏;肖可成;钱熙文;唐青;郭雪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20 | 分类号: | H01Q13/20;H01P3/06;H01P1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王颖 |
| 地址: | 2142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成型 漏泄 同轴电缆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成型的漏泄同轴电缆组件,包括两根绝缘缆芯、外导体、护套层;两根绝缘缆芯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外导体包覆在两根绝缘缆芯上,且将两根绝缘缆芯形成一体结构,外导体的外表面沿外导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成对设置,且第一槽孔与第二槽孔正交设置,护套层包覆在外导体上。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强一体成型的漏泄同轴电缆组件的信号覆盖强度,增加了信号传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及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漏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在通信传输领域中,漏泄同轴电缆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传输介质,其既可作为传输线,又可作为信号收发天线,广泛应用于狭长区域的无线信号盲区覆盖。同时由于高频电磁波传输信号受漏泄同轴电缆结构及环境影响较为复杂,其产品结构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较大,一直以来都是同轴电缆生产领域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类型。
不同于天线的直线式、广范围覆盖,漏泄同轴电缆更利于在狭长、封闭环境中应用,如:地铁、隧道、山洞、矿井等区域。在当前移动通信技术进入5G时代,通信领域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既带来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也带来了产品工艺技术的变革。一方面,通信服务作为国家基础设施,与供水、供电一样正成为生活必需品,这就要求通信信号覆盖范围广、无盲区;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高速率、高带宽的信息传输,通信的频率在不断升高。而通信频率的提高带来了电磁信号空间传输衰减的增加、对建筑物穿透损耗的增加,提高了对狭长封闭区域的无线信号覆盖难度。当前现有的漏泄同轴电缆在5G移动通信的高频段使用时,纵向传输衰减与耦合损耗两个重要性能指标难以兼顾,无法同时达到传输距离和有效信号覆盖范围的需求。为此,需进行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的重新设计,以适应5G移动通信高速率、信号强、传输距离长的通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信号覆盖强、传输距离长、布放便捷的一体成型的漏泄同轴电缆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成型的漏泄同轴电缆组件,包括:
两根绝缘缆芯,所述两根绝缘缆芯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包覆在所述两根绝缘缆芯上,且将所述两根绝缘缆芯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沿所述外导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成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槽孔与所述第二槽孔正交设置;
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包覆在所述外导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从所述两根绝缘缆芯形成的两根漏泄同轴电缆内辐射出的电磁波信号实现正交叠加,一方面可以增强信号覆盖强度,另一方面有效减少了单根漏泄同轴电缆外导体上槽孔数量,降低了单根漏泄同轴电缆的能量泄露及纵向传输衰减值,提高了所述漏泄同轴电缆线组件的传输距离,从而降低整体覆盖系统中的中继设备成本、前期敷设和后期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两根绝缘缆芯呈“8”字形排列,所述外导体通过一体化纵包的方式包覆在所述两根绝缘缆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导体为双层铜塑复合膜,所述双层铜塑复合膜包括两铜层及一塑料层,所述铜层的厚度范围为0.1mm-0.2mm,所述塑料层的厚度范围为0.08mm-0.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够满足通信要求,也不会影响所述一体成型的漏泄同轴电缆组件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缆芯包括内导体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内导体的外侧,以将所述内导体及所述外导体隔离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孔及所述第二槽孔为周期性排布的长方形槽孔,且所述第一槽孔与所述第二槽孔之间具有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03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绞线生产线的张力补偿装置
- 下一篇:紫外激光打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