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冷媒回收功能的多联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00713.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刘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29/00;F25B41/20;F25B41/24;F24F3/00;F24F12/00;F24F11/6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高崇 |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冷媒 回收 功能 联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媒回收功能的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一组水力模块和至少一组室内模块,其中,还包括液管、高低压气管、高压气管、设于液管上的液管截止阀、设于高低压气管上的高低压截止阀、设于高压气管上的高压截止阀以及设于压缩机输入端处的低压检测装置,其中,按需关闭高压截止阀后可启用预定的冷媒回收模式,并且压缩机在冷媒回收期间达到预定的工作频率后关闭液管截止阀,直至低压检测装置所监测的低压压力值低于预定压力值时,关闭高低压截止阀,以完成冷媒回收模式,可有效地完全将冷媒全部回收到室外机中,操作简单,回收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联机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冷媒回收功能的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三管制的室外机搭配空调室内机和水力模块的多功能多联机系统中,由于室外机有三根管,水力模块也有三根管和两组电磁阀,当系统需要将室外机以外的管路、空调室内机、水力模块的冷媒回收到室外机的时候,由于系统管路复杂,通常连接室外机和水力模块的高压气管之间的管路冷媒是无法回收的,需要放掉到大气中,不仅不环保,而且在使用时的冷媒量减少了很多,并且少多少也不清楚,从而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加冷媒,且需加多少冷媒还不清楚,只能凭借系统状态点来加冷媒,最终导致系统不是运行在最佳点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丰富、节能高效的具有冷媒回收功能的多联机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冷媒回收功能的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一组水力模块和至少一组室内模块,其中,所述室外机包括有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四通阀D接口和第二四通阀D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四通阀的S接口和第二四通阀S接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E接口经节流单元与第二四通阀的S接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C接口经节流单元与第一四通阀的S接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C接口与室外换热器连接;还包括液管、高低压气管和高压气管,所述液管一端与室外换热器连接且所述液管另一端分别与水力模块的水力换热器另一端、室内模块的室内换热器另一端连接;所述高压气管一端旁通连接在四通阀至压缩机输出端之间且所述高压气管另一端与水力模块的水力换热器一端连接;所述高低压气管一端与第二四通阀的E接口连接且所述高低压气管另一端分别与水力模块的水力换热器一端、室内模块的室内换热器一端连接;还包括设于液管上的液管截止阀、设于高低压气管上的高低压截止阀、设于高压气管上的高压截止阀以及设于压缩机输入端处的低压检测装置,其中,按需关闭高压截止阀后可启用预定的冷媒回收模式,并且压缩机在冷媒回收期间达到预定的工作频率后关闭液管截止阀,直至低压检测装置所监测的低压压力值低于预定压力值时,关闭高低压截止阀,以完成冷媒回收模式。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压缩机输出端的油分离器。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压缩机输入端的气液分离器。
进一步,所述液管至各个水力换热器及各个室内换热器之间均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
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呈并联设置的压缩机。
进一步,所述液管临近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有室外机电子膨胀阀。
进一步,所述高压气管与任一水力换热器之间均设有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高低压气管与任一水力换热器之间均设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节流单元为毛细管。
进一步,所述高低压气管通过分歧管与水力换热器一端、室内换热器连接,所述液管通过分歧管分别与水力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007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