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98748.4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7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卓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5/00 | 分类号: | B01F25/00;B01F25/40;B01F25/42;B01F23/20;B01F23/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 地址: | 31504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气泡 发生 装置 | ||
1.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1),包括内流腔(7);
导流口(10),用于腔体(1)内输入液体Ⅰ;
气液进口(3),用于腔体(1)内输入气体或液体Ⅱ;
螺旋轨道(8),置于内流腔(7)内;
喷口(4),位于所述腔体(1)的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内置一内流腔(7),并通过该内流腔(7)的内流腔壁(5)与腔体(1)之间形成外流腔(6);
所述导流口(10),用于向外流腔(6)内输入液体Ⅰ;
所述气液进口(3),用于向内流腔(7)内输入气体或液体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腔壁(5)上有多组小孔(9),该小孔(9)是沿着内流腔(7)切线分布,所述小孔(9)有多个纵向列,靠近在喷口(4)的内流腔壁(5)上,每个纵向列小孔(9)的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腔(7)内底壁的中央安装有螺旋轨道(8),所述螺旋轨道(8)充满内流腔(7)的腔体,或在腔体的上半部,或下半部,所述螺旋轨道(8)的表面有纹路或凸起或凹槽,所述腔体(1)内底部带有凹槽,所述外流腔(6)、内流腔(7)的腔体内部为光滑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轨道(8)以波浪形(11)上下起伏不断围绕中心轴旋绕,每一片螺旋自行旋绕后与相邻轨道保持一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轨道(8)相邻的两片轨道以一定角度上下起伏,类似为锯齿形状(12)不断延伸,围绕中心轴进行旋绕,每一个转折角度在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80度,相邻两片轨道间隙保持一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轨道(8)相邻两片轨道围绕腔体中心轴进行旋绕,两片轨道间隙保持一定距离,间隙中设有挡板(13),挡板(13)为长方形,相对两片轨道的挡板(13)设置方式为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腔(7)与外流腔(6)形状相似,一端的直径与另一端不同或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腔(7)或外流腔(6)是圆柱体,纺锤体,圆锥体,或圆台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4)设置在腔体(1)顶部的中央,且直径小于内流腔(7)的直径,所述导流口(10)设在腔体(1)上部侧壁,且插装有导流外管(2),所述气液进口(3)为插设在腔体(1)底部侧壁或底部且带入口的管,所述导流外管(2)外接到供给液体Ⅰ的源头,所述气液进口(3)连接有可拆卸的水源或气源,所述导流口(10)和气液进口(3)设置安装有调节阀门和/或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87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蒸笼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