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复合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95241.3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4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鼎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 | 
| 代理公司: | 无锡佳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1 | 代理人: | 程昊 |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预应力 混凝土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复合桩,具体涉及建筑打桩机领域,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一号套管机构,所述桩体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管,所述桩体内部位于底座上方设有网格机构,所述桩体内部位于网格机构上方设有圆盘机构,所述一号套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的固定连接有圆垫,所述圆垫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若干根钢筋,所述网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若干根钢筋内表面的铁网。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上的圆垫使得若干根钢筋与底座之间更加牢固,若干根钢筋围成一圈使得混凝土在桩体内钢架的牢固,铁网使得混凝土捏合度更高,圆管上面的若干个长短不一的固定块使得桩体更加坚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打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复合桩。
背景技术
混凝土桩用混凝土(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桩。具有节约木材和钢材、经久耐用、造价低廉等优点,已广泛使用于水工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桥梁的基础工程,还常用于边坡及基坑支护的抗滑或隔水,桩的截面有方形、矩形、圆形和环形等,最常用的是方形截面桩和环形截面桩。方形截面桩的边长和环形截面桩的外径为20~60厘米。桩的长度可达40米,上端设置桩帽,下端设有桩尖。混凝土桩的制作工艺基本上与混凝土电杆相同,如钻(冲或挖)孔灌注桩及先钻孔后再打入的预制桩,因设置过程中清除孔中土体,桩周土不受排挤作用,并可能向桩孔内移动,使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桩侧摩阻力有所减小。非挤土的一般均为现浇,有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等。人工挖孔桩,有钢筋,是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人工挖孔桩一般直径较粗,最细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应用比较普遍。桩的上面设置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结、连系起来,使各个桩的受力均匀分布,用以支承整个建筑物。
高强预应力方桩以及管桩的强度较高,但入岩的深度限制,尤其遇到3.0m 以上的密实砂层,方桩管桩穿透能力限制,桩的承载力不能发挥,现如今建筑施工用的桩长过短,地下室以下,桩长往往小于5.0m,有的小于3.0m,不符合建筑物对桩长的基本要求不小于6.0m,为了穿越砂层,常用锤击法施工,导致桩身破损,产生竖向裂隙,预应力钢筋外露,锈蚀等问题,给建筑物基础带来隐患,为了穿越砂层,采用先引孔后压桩的施工方法,引孔后,砂层塌落,桩端与砂层地下水连通,导致桩端泥岩长期被水浸泡,泥岩软化承载力降低,给建筑物基础的耐久性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复合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复合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一号套管机构,所述桩体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管,所述桩体内部位于底座上方设有网格机构,所述桩体内部位于网格机构上方设有圆盘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套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的固定连接有圆垫,所述圆垫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若干根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若干根钢筋内表面的铁网,所述铁网的表面中间位置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铁网的上端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若干根所述钢筋表面的圆盘,所述圆盘位于所述圆管的表面外,所述圆盘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圆盘位于桩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外表面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圆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长短不一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各表面凸凹不平。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盘,所述顶盘下表面与若干根所述钢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盘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所述顶盘内表面与圆管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连接管,所述桩体(内部铁网的数量共有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鼎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启东鼎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5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生产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呼吸科用痰液收集装置





